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93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报纸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 年份:2004
《儒林外史》里说,范进从20岁整整考到54岁,好不容易中了个“乡试第七名亚元”,欢喜得疯了。中举尚且如此,那考上进士,就更不用说了。唐朝时,每年春天,通过吏部的“关试”,成了吃皇粮......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兵团建设 年份:2004
实践证明,一个坚强的民族多次遭受灾难,面临严酷的考验,反而会激起人们克服困难的决心与意志,使国家强盛起来,此之谓"多难兴邦"。在我们的历史上,凡是值得纪念的大写的...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年份:2014
盘点十八大以来落马的贪官污吏,大多曾经是反腐倡廉的'排头兵',而且心里都揣着一套为官的座右铭。官员座右铭历来有两种——心里想的和桌上摆的。心里想的,是'不...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4
只有读了李钟珏的《索逃犯议》(《郑振铎主编·晚清文选》),才能体会到"海外追逃"不是今日之新闻,其尴尬也不仅仅是目前的政府部门所独家品尝到的。原来,"中国罪犯逃至他...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0
"父"这个字,按语言学家的分析,是个象形字,像人持杖之形。大概不持杖教训儿女的,便算不上"父"。不是有句时髦话叫"落后就要挨打"吗?那是非常正确的。移用至家庭关系中,儿...
[报纸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 年份:2004
所谓“沉没成本的谬误”,解释得通俗些,就是企图避免损失,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不可自拔,结果损失得更惨的错误。唐代的柳宗元有篇《哀溺》,把被“沉没成本”束缚得严严实实的人描......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兵团建设 年份:2000
我们祖先留下的有些"名言"实在害人不浅,比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清了,鱼儿才欢,把鱼放在没有微生物的所谓"纯净水"里,当然活不成;但是,这就能证明只有在...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意林 年份:2016
《孟子·万章上》里说:以前,有人送了条活蹦乱跳的鲜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要主管池沼的小吏(当时叫“校人”)把此鱼放入池塘。结果,“校人烹之”大快朵颐,摸摸肚皮剔剔牙缝,却向子产汇报:“那鱼一进入水中,开始是拘束、困倦的样子,一会儿便游得泼剌剌的,十分舒畅得意,最后竟‘......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8
一段不短的时期内,在我们周围始终活跃着商业"炒作"。如今,"炒作"有权威,"炒作"有理论。在诸如"一分钱空调"、"上海金茂大厦扔手机"等一系列"经典"个案享誉全国之后,"炒...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兵团工运 年份:1994
一讲某事肯定能办得十分稳妥,北方人就说“水缸里摸鱼”,而南方人就爱说:“三只指头捏田螺”。现在,捏田螺可已经不是南方人的专利了,乌鲁木齐、阿克苏都有卖田螺的地方,南方...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兵团工运 年份:1994
火腿:腌制的猪腿,经多次加工,色泽鲜红。 ——《汉语大词典》 一说起火腿,我就有点类似在瓜田李下纳履整冠的忐忑不安。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在专管皇帝的祭品膳食的光禄署里供...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09
"绝缨"这个典故出自汉代刘向的《说苑·复恩》。某日,楚庄王宴请群臣,日暮酒酣,大家都醉了。忽然,殿上的火烛灭了,有人偷偷拉王后的衣裳,王后扯断了这人的帽缨,然后对庄...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兵团工运 年份:1994
在乌鲁木齐最繁华的中山路上,在车水马龙的立交桥下,矗立着一年四季春意盎然的中山宾馆。在周围林立的高级宾馆中间,“中山”显然还只能算小弟弟。似乎缺了些翠柳拂檐、风动...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兵团工运 年份:1994
听说我要写吴丹庆,有位朋友悄悄地跟我说了句有点儿象绕口令的话。“丹青难描吴丹庆,何况他这个人众说纷纭,议论大着哩! 弄不好把你也议论上了。”我同样悄悄地附耳道:“议论...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兵团工运 年份:1997
千里国道,万象迭生。旅客归心似箭,愿意再花点钱,买回点舒适;司机日夜兼程,企盼多吃些苦,获得些实惠。两方面一拍即合,于是夜班卧铺车便应运而生,逐渐兴旺起来。夜班卧铺车刚...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09
最近的报上有条消息,说江苏宿迁的一辆公交车上有句警示标语,谓:“吐痰请向外吐,提高个人素质。”好多朋友无比震惊,纷纷感叹“太雷人”。  喉咙不痒,个个都是批判家;痰到嘴边,也顾不了有碍道德的“观瞻”,“噗”的一声,恶狠狠地射将出去,凡自身、自屋之外,都......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09
周久耕引发的“烟表门”事件促使许多官员从张狂变得收敛,不少人在穿戴方面已经悄然有所改观,不抽好烟、不戴名表,至少表面上如此。由此,有评论家欣喜地认为“民众对官员在公开场合出现的穿戴的注意,已经形成了一种监督”。可惜,好多人对这种“形成”并没有半点欣喜。......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语文知识 年份:1998
手头有二例,是关于“唯……是……”的句子。①《名人传记》中:奴才知恩唯老佛爷是命,万死不辞! ②《中篇小说选刊》中:于是村人们都崇拜起麻老五来,于是...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兵团工运 年份:2001
跟我当年离开上海一样,正好是15岁零7个月,沾了"政策"的光,小儿子初中毕业从阿克苏考回到上海读技校。花花世界,灯红酒绿,意志薄弱的成年人尚且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何况那涉...
[期刊论文] 作者:茅家梁,, 来源:视听界 年份:2011
听说“为党的90华诞献上厚礼”的国际大片《建党伟业》,票房“要挣十个亿”。这个“指标”照理说,是完全可以达到的。按照经验,上级一急躁,下级便产生“急智”。像这样主题深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