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北京教育 年份:1996
健脑教育很有必要北京二中教科研室范基公范基公,55岁。北京二中教科研室主任,高级教师。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主要有《论环境育人》、《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智力开发》、《职业指导与思...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19
范基公老师对于教育的...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18
范基公老师见证了北京二中校...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18
范基公老师于2001年加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并受聘参与主编《生活教育》,开始钻研陶行知教育理论。范老师认为,陶行知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十多年来,他对陶行知教育理...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北京教育 年份:1996
用脑类型测试·脑功能测量·脑功能开发北京二中教科研室范基公为迎接21世纪,我国教育正实现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按照教育规律科学地培养人。要...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北京教育 年份:1994
教育需要“一传到位”北京二中教育科研室范基公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地向教育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课题时时给人们带来新的困惑。困惑从何而来?从根本上讲,是理论准备不足。在为家...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18
近日,拜读了范基公老师的《“真人”者,“三子”也》一文,作为范老师多年的学生与挚友,我感触颇深。范老师从陶行知提倡的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出发,将教育目的理解为...
[期刊论文] 作者:梁新儒,范基公,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年份:1995
论健脑教育北京市第二中学梁新儒,范基公学生课业负担重,精神压力大,已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一个热点。减轻学生负担,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教与学的关键问题是提高课...
[期刊论文] 作者:王学东,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19
说来偶然,也是缘分,在《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杂志上,看到了范基公老师的文章。五十多年前,我在北京二中上学时,范基公老师曾是我的老师兼班主任。范老师在文章中说起读书、...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李让),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18
古语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由此可见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范老师这一生执教文坛,桃李满天下。即使退休了,他也一如既往地关注着自己的学生。范老师曾多次在文章...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20
我们提倡要行有善举,要多做雪中送炭的事。范老师已故的父亲是一位难能可贵的"送炭人",他赞助"希望工程",通过新闻漫画,干预社会,造福百姓,一生都在"雪中送炭"的行为对范老师...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20
"一"可以说是笔画最少、最易书写的汉字了。然而,它的内涵却不简单。范老师说,追本溯源,儒、释、道,三派学说都是教育,不是宗教。儒家本源的"一",可谓"仁";释家本源的"一",可...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20
老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老师的思想境界对学生有直接深远的影响。范老师当了几十年的老师,深受学生爱戴。而让范老师备感幸福的是,耄耋之年,他仍有老师健在,引领他的学...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20
如今,家长对孩子的读书越来越重视,希望孩子能多读书、读好书。然而,孩子读书的种类虽然越来越多,却很少有读"劝孝类"题材的。范老师认为,做人、做事都应该把孝道放在第一位,...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20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子女爱父母,会有什么表现呢?范老师曾在一所中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请写出你认为对你长大成人最有意义、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字。值得欣慰的是,有...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20
《孝经》是中国古代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儒家经典著作,被历代文人墨客所研习。范老师在读《孝经》的过程中,对“谨身节用”一词很有感触。他认为,谨身就是要爱护好自己的身...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20
《孝经》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读到齐白石先生为儿子书斋题名“补读斋”时,范老师想到了世人皆应补读,建议大众阅读《孝经...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20
家书,是维系家人情感的一种联系方式,包含着浓浓的亲情。范老师重视家书教育,在外孙女14岁时,给她写了一封家书,情真意切,饱含深情和殷切希望。范老师认为,家书传承信念和人...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20
范老师说,“孝德”是家庭伦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根基。以“孝德”为培养、考核、评价人的第一标准,对教育后代、招聘人才、考核干部都有重要意义。本期刊发范老师《“孝...
[期刊论文] 作者:范基公,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20
百善孝为先,范老师认为,孝道是预防失足的防线。如果在家庭中能够切实贯彻孝道教育,孩子就会懂感恩、有责任,才不会误入歧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