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1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苏福庆, 来源:科技风 年份:2018
摘 要:在电力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的执行力是关键,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对安全管理执行力重要性的认识。本文主要是对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
[期刊论文] 作者:苏福庆, 曲金枝,, 来源:气象科技 年份:2004
近十几年来,我国北方与南方多次发生大范围雹暴灾害及随后人工防雹的广泛开展,迫切需要提供冰雹的短时和短期预报,引起人们对冰雹天气研究的重视。1975年成立了冰雹预报...
[期刊论文] 作者:苏福庆, 李景禄,, 来源: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年份:2007
结合接地工程实践,分析目前接地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降阻措施,如外延接地、深井接地、接地降阻剂、水下地网和自然接地体的利用等,对各种降阻措施的具体应用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
[期刊论文] 作者:胡婧,程水源,苏福庆,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09
2008年8─9月北京及周边各省市ρ(PM10)明显低于2006─2007年同期值.结合污染物监测数据及气象资料,采用影响因子资料统计以及典型个例诊断对比法,研究造成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
[期刊论文] 作者:苏福庆,赵瑞清,赖得盛, 来源:气象 年份:1989
用于气象预报的骨架系统WFTS是由元工具系统ESDE生成的。ESDE是一个用于建造工具系统的元系统。知识工程师通过使用ESDE,与气象专家合作,就建造出具有气象领域特点的,用于气象预报的骨架系统WFTS。 WFTS提供了两种知识表示:规则和框架,也使用特性表来表示某些知......
[期刊论文] 作者:苏福庆, 杨明珍, 钟继红, 张志刚,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04
分析了2000-2001年采暖期重污染天气型演变、垂直温湿层结结构及区域污染特征.区域性重污染背景为各类重污染天气型相继影响的复合系统,其中有各类天气型组成的污染物传输、...
[会议论文] 作者:张志刚,苏福庆,杨明珍,钟继红,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年份:2004
分析2000-2001年采暖期重污染天气型演变,垂直温湿层结结构及区域污染特征.区域性重污染背景,为各类重污染天气型相继影响的复合系统,其中有各类天气型组成的污染物传输,汇聚和区域污染同步累积系统.华北平原区域性同步污染现象受制于高空持续稳定的西风及低空......
[期刊论文] 作者:苏福庆, 任阵海, 高庆先, 张志刚,,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04
由地面、3个大气压风带(1 000,925,850 hPa)、气压场、温湿廓线、能见度、暖湿平流以及激光雷达,航测分析,提出太行山山前、燕山山前输送汇.输送汇及其摆动常造成华北平原及...
[期刊论文] 作者:陈朝晖, 程水源, 苏福庆, 高庆先,,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0
为了研究区域大气污染现象及其成因,对一次区域性大气重污染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尺度高压、低压的弱气压场控制背景下,污染物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达...
[期刊论文] 作者:陈朝晖,程水源,苏福庆,高庆先,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08
以2003年10月2-12日一次大气污染过程为例,分析华北区域大气污染过程中主要天气型及污染物输送路径.结果表明:区域内大部分城市API上升阶段,以西南输送路径为主;API下降阶段,受纬向......
[期刊论文] 作者:唐晓兰,程水源,苏福庆,任阵海,,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3
使用气象及环境监测资料,对2008年9月12日—19日海南岛海口市一次典型环境污染过程的大气中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大气背景场和物理量场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大陆高压前部滞留的高压脊、印缅低压槽是影响海口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天气型,空气污......
[期刊论文] 作者:苏福庆, 高庆先, 张志刚, 任阵海, 杨新兴,,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04
由京、津、冀气候站历史资料及激光雷达资料分析,在稳定天气条件下,北京市外来污染物各类尺度的输入通道流场分为边界层西南气流、东南气流和东风气流风带型,其中对形成北京...
[期刊论文] 作者:尉鹏, 程水源, 苏福庆, 任阵海, 陈东升,,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2
应用天气研究与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模式以及三维拉格朗日轨迹模式,以北京2003年10月18—22日出现一次重污染过程为例,研究反气旋系统控制下污染物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耀庭,缪启龙,高庆先,苏福庆,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03
利用卫星监测资料、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PM10监测资料,通过对天气图进行分析,对发生在2000-11-01-07这一污染天气过程的成因和性质进行了解析.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黄青, 程水源, 苏福庆, 陈东升, 周颖, 李悦,,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1
采用MM5-CAMx耦合模式模拟和气象观测诊断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一次PM10污染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颗粒物来源识别(PSAT)技术模拟分析了华北地区各区域污染物排放对北京市P...
[期刊论文] 作者:高庆先,苏福庆,任阵海,张志刚,王耀庭,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2002
通过对北京地区1954(2001年气象台站的天气现象的观测资料以及最近几年20多个台站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一年中的沙尘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季(3~6月份),其中4月份的沙尘暴...
[期刊论文] 作者:任晰,胡欢陵,胡非,唐桂刚,苏福庆, 来源: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2004
在北京最南界使用激光雷达探测大气粒子浓度的垂直分布,在2002年1月14日探测到上空1.5~3 km高度出现较高浓度的沙尘粒子气团,地面气象观测是较大范围的霾现象.本文研究了这次...
[期刊论文] 作者:杨新兴,苏福庆,任阵海,冯丽华,尉鹏, 来源:前沿科学 年份:2011
以“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低碳论,认为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气候变暖将会给人类带来生态大灾难。因此,人们必须学习低碳知......
[期刊论文] 作者:尉鹏,苏福庆,程水源,陈良富,高庆先,,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10
利用SCIAMACHY和GOME-2卫星观测的对流层HCHO数据以及INTEX-B(The Intercontinental Chemical Transport Experiment Phase B)污染源清单,探讨了2003—2009年中国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MVOC)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中国NMVOC区域分布与其污......
[期刊论文] 作者:康娜,辛金元,蔺永耀,苏福庆,王跃思,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2009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近年来北京地区冬季首要污染物,其中细粒子(PM2.5)污染受到广泛关注,由于该地区具有山前地区的地形和气象条件,使其细粒子污染更具区域代表性.对2007年12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