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9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罗丹,刘启福,苏建家,覃国忠,覃柳亮,段小娴,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1994
乙肝病毒X抗原和p53抗癌基因在肝细胞性肝癌发生中作用的探讨罗丹,刘启福,苏建家,覃国忠,覃柳亮,段小娴R.Williams肝细胞性肝癌(HCC)的发生被认为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发展过程。...
[期刊论文] 作者:班克臣,苏建家,杨春,黄国华,覃柳亮,李瑗,罗小玲,段小娴,严瑞琪,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1998
人乙型肝炎病毒与黄曲霉毒素B1诱发树肝癌过程中肝组织p21表达与肝癌发生的关系班克臣苏建家杨春黄国华覃柳亮李瑗罗小玲段小娴严瑞琪我们通过动态观察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黄曲霉...
[期刊论文] 作者:苏建家, 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 年份:1998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小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的估算。学生掌握简单的估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求59、72、47、84、68的平均数时,通过...
[期刊论文] 作者:苏建家, 来源:医学文选 年份:2001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和摄入黄曲霉毒素B1(AFB1)被认为与人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密切相关。为探讨这两种因素在HCC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理,近些年来,利用各种动物模......
[期刊论文] 作者:苏建家,陈瑾, 来源:医学文选 年份:2001
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和摄入黄曲霉毒素B1(AFB1)被认为与人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密切相关。为探讨这两种因素在HCC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理,近些年来,利用各种动物模......
[期刊论文] 作者:罗小玲,苏建家, 来源:广西医学 年份:1997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70例子肌瘤,子宫颈癌、卵巢癌、绒癌等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结果表明,子宫颈癌、卵巢癌及绒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子宫肌瘤及疾病对照组。......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春,苏建家,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6
在血浆蛋白制品中加入HBsAg和HBeAg均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颗粒含量为10^8/ml,HBsAg颗粒为10^7/ml的乙肝患者的血清。提示:60℃加热10h处理被HBV污染的血浆蛋白制品,不能完全灭活HBV,其仍具有感染力。......
[期刊论文] 作者:苏建家,王宇, 来源:广西科学 年份:1997
为探讨人乙肝病毒DNA在树Qu肝细胞内存在状态,对经血清学证明已被感染的树Qu肝组织进行转移印迹杂交分析。结果,在实验感染早期的树Qu肝细胞检出HBV DNA复制的中间体;在实验中晚期的动物肝细胞......
[期刊论文] 作者:黄国华,苏建家, 来源:广西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2
DNA杂交技术是当今发展起来的一种生物学技术,原位杂交是DNA杂交技术中的一种。我们采用美国ENZO公司售品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成套探针,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感染HHBV树鼩...
[期刊论文] 作者:苏建家,李瑗, 来源:广西科学 年份:2000
为验证树Qu对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易感性,用含HBV的人血清接种给10只成年树Qu(雌雄各半)。然后每周抽血1次,每只动物共抽血11次。用不同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检测接种后的动物血清感染指标。实验观察至......
[期刊论文] 作者:余彬彬,苏建家,, 来源: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2006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病死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病死率的18.8%,发病隐匿、进展快、恶性程度高,因此早期诊断甚为关键。目前,PHC常...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瑗,苏建家, 来源:癌症 年份:2004
目的:应用树鼠句进行Oltipraz(OLT)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化学预防研究.方法:实验树鼠句按不同处理方法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B组:AFB1;C组:AFB1+药1(OLT7次/周,共5周);D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瑗,苏建家, 来源:四川肿瘤防治 年份:1999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率及死亡率都很高的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死于HCC的人数多达250000人以上。在我国,每年诊断的HCC高达137000余例,占世界总例数的43%以上,尽管近年来HCC的诊断及治疗有所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肖天放, 苏建家, 陈永贵,,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分别采用直接回归法、公牛加权均值回归法、最小二乘回归法和BLUP回归法,对福建省南平市2个奶牛场的305 dⅠ胎产奶量遗传进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整个16 a期间平均遗传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苏建家,严瑞琪, 来源:肿瘤 年份:1989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AFB_1、HHBV感染及饮用污染水,有协同致肝癌作用。虽然已有人对感染了土拨鼠肝炎病毒(WHV)的土拨鼠进行长期观察,证实WHV感染与土拨鼠肝癌的发生有密...
[期刊论文] 作者:苏建家,严瑞琪,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8
目的:探讨HBV与AFB1协同致肝癌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观察53只树Qu肝及肝癌组织IGF-Ⅱ,HBxAgp21及p53蛋白表达,结果接受HBV和AFB1的树Qu肝癌诱发率和IGF-Ⅱ,HBxAg,p21检出率分别为52.9%,82.4%,52.9%及29.4%只感染HBV的分别为11.1%22.2%,11.1%和11.1%,仅摄入AFB1的分别为15.8%,26.3%及15.8%,(p21......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晶晶,苏建家,杨光,,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9
目的探讨体外原代培养树鼩肝细胞的分离方法。方法以成年树鼩和新生树鼩做为肝供体,分别采用体外两步灌流法和Percoll梯度液离心方法获取肝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以台盼蓝染色法......
[期刊论文] 作者:苏建家,严瑞琪,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200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和黄曲霉素素B1(AFB1)在肝癌形成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及印迹杂交检测树Qu肝和肿瘤组织。结果:两次实验中,感染HBV又摄入AFB1的A组树Qu肝细胞癌(HCC)发生率分别为52.94%和......
[期刊论文] 作者:苏建家,班克臣, 来源:广西医学 年份:2000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抑瘤宝对恶性肿瘤的作用。方法:将Hep瘤细胞接种于昆明种小鼠皮下,通过灌胃,两组给凶瘤宝。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的p16、C-erbB-2、p53、Ki-67。结果:给高剂量抑瘤宝的A组肿瘤侵犯皮肤......
[期刊论文] 作者:覃柳亮,苏建家, 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白蛋白mRNA和甲胎蛋白mRNA表达,为外周血肝细胞癌转移指标提供依据。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18例肝细胞癌和13例癌旁肝组织中白蛋白mRNA。结果:①白蛋白mRNA在18例癌及13例癌旁组织中......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