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1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小杰,, 来源: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2014
西昌学院花志红曾作《辛弃疾与"上饶二泉"交游简述》,以辛弃疾与"二泉"的诗词创作为依据,对辛弃疾与"上饶二泉"(赵蕃、韩淲)的关系渊源、交游基础、交游情形进行了简略考述。本文依托...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花志红,女,汉族,四川省西昌市人,出生于1969年10月,中共党员,四川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西昌朱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1992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6月获四...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人生就意味着一定长度的时间之流,而且这个长度又是自己所不能决定的.因而,中国文人不断发出这种生命难持的悲叹.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时间意识常表现在古今对照,今昔对比,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山花 年份:2011
在陆游一生之中,乾道六年(1170年)二月入蜀任夔州通判(今重庆奉节)至淳熙五年(1178年)奉诏回朝出蜀的八年巴蜀生活,给陆游留下深刻的记忆。在离开蜀地的三十年间,绵绵的...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台声.新视角 年份:2005
朱淑真是宋代女性文坛上一位颇有成就和个性的女诗人。她才华横溢,她的诗词就是其心灵历程的真实记录。本文从朱淑真诗词所表现出的爱和美的追求、对不和谐婚姻的抗争、对妇...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集大成者,其诗歌慷慨豪迈、雄奇壮阔,在盛唐诗坛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政治仕途上则有"诗人之达者"之称,而这一切的成就与诗人所具有的任侠之风分不开。唐人...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在中国文人笔下有许多诗作都跟"酒"有关,对于酒和醉古代文人可谓情有独钟.本文试对酒在诗中所蕴涵的悲感情调;在酒中诗人个性的张扬;以友朋情谊与酒的关系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08
在古代诗歌中,有关“月”的吟咏比比皆是。本文从望月怀远之情、明月下理性内省之悟、月之“清”、“孤”三个方面简单论及南宋时被成为“上饶二泉”的两位诗人赵蕃和韩漉咏月......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1
本文依据《历代蜀词全辑》、《蜀词人评传》、《宋词纪事》等文献资料对宋代蜀地女词人的身份、词作内容以及词作中所呈现出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简略评述。Based on the liter...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上饶二泉"赵蕃与韩淲是南宋时期的两位诗人。本论文以文献史料以及"二泉"的诗歌为依据,对二人之间的交谊以及与同时代诗人的交游进行了简略考述。...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中国古典诗词中始终笼罩着浓郁的悲愁情调,这种悲愁情调的背后所蕴涵的是文人对生命的意识以及身世悲凉之感,为了摆脱忧愁,文人们常通过饮酒和流连山水以寻求解脱,但通常又陷...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温庭筠词意象营造具有非常精细化的女性色彩,温词的意象,都流逸着女性的婉约,呈现为一种女性的氛围,对人生情感、情爱尤为关注。本文将从温词中呈现的两种氛围场景以及温词语...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2005
宋词以言情见长,而爱情词又在宋词中占了极大的比例.这些爱情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们不仅表露了真挚的男女之情,而且折射着宋代文人的心灵深处,寄寓了文人人生的失意与个人的...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艺术感觉之所以与一般感觉不同,是由于有着作家主体意识活动的主动参预,因而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作家在进行艺术感觉时,必然是充分调动自身的各种体验,使之协调活动,从而产生富有个......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7
凉山独特的地域文化不仅孕育了本土文人丰富多彩的文学,对仕宦、游历此地的文人创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以《凉山州古诗文选释》为读本,以咏月诗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凉山...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7
本文以明代任职凉山的官员在凉山地界所创作的诗歌为考察对象,主要以《西昌县志》《凉山州古诗文选释》《历代文人吟西昌古诗文选读》为依据,对明代官员朱簋、周光镐、范守己...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悲秋主题贯穿中国古典诗歌。本文从三个层面来分析悲秋境界:人之情感与秋之气候的感应;悲秋所引起的对人生的悲叹;悲秋中包容的历史之感与国事之忧。...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旨在培养基础教育领域从事语文教学的专业人员,因此课程设计应兼顾当前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对教师在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本...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面对语言,作家一方面体验着创造的自信与欢乐,一方面又经受着种种尴尬与磨难,越对生活有深刻感受,内在情感体验越独特丰富,就越能体会到诗人纳德松那句名言的份量:“世界上没...
[期刊论文] 作者:花志红, 来源: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8
理,阐明道理,是逻辑思维的产物。诗,歌咏性情,是形象思维的产物。诗与理一旦相结合,比起一般纯粹抒情的作品来,要具有更为耐人寻思的力量。因为人们在阅读这类作品时,往往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