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胡明行,, 来源: 年份:2012
由于盗猎获利远大于饲养成本下的商业获利,使得野生尖吻蝮资源日趋濒危,加强尖吻蝮野外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开展尖吻蝮人工养殖与合理开发利用,已显得相当重要。2010年4月~2012年...
[期刊论文] 作者:胡明行,谭群英,杨道德,,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3
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野生资源日益枯竭,食用和药用压力巨大,亟需开展人工养殖。目前尖吻蝮的人工养殖技术还不够成熟,大多数养殖场采用半地下室饲养尖吻蝮,有关该条件下尖吻蝮的繁殖特性报道较少。为促进尖吻蝮的人工养殖,2010年4—9月,在湖南永州市......
[期刊论文] 作者:朱开明,,胡明行,邓善林, 来源:湖南林业科技 年份:2018
以人工饲养 20 月龄以上的舟山眼镜蛇为采毒研究对象.采毒样本的蛇体重 750~1 500 g,采毒期间饲喂脱毛小鸡,蛇自咬膜采毒法,每月取毒2次.结果表明:采毒对象样本 N=4 500 条(♂1...
[期刊论文] 作者:胡明行,谭群英,李勇,杨道德,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2013
中国蛇类濒危的主要原因是食用和医用造成的资源过度利用,乱采滥伐导致的生境破碎化,以及污水和农药污染(Lietal.,2005)。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
[期刊论文] 作者:胡明行,谭群英,李勇,杨道德, 来源:蛇志 年份:2011
目的研究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bus)幼蛇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关,探讨尖吻蝮幼蛇生长缓慢的原因,以提高幼蛇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方法采用湖南省永州市野生尖吻蝮种蛇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李益得,彭旺良,胡明行,刘枫,欧阳承, 来源:特种经济动植物 年份:2021
蝌蚪培育是寒露林蛙异地保护的基础,国内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技术研究较为薄弱。为实现对寒露林蛙进行有效的异地保护,本文从寒露林蛙种蛙选育和配对、蝌蚪人工孵化、蝌蚪饵料选择及配比、蝌蚪越冬管理等方面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进行了初步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胡明行,谭群英,李丕鹏,秦正红, 来源:蛇志 年份:2021
我国对野生蛇类药用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在2020年颁布野生动物禁食令后,蛇类资源的利用仅限于药用和观赏,这是重组优化蛇产业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笔者经过多年调研和实地考察,总结了当前药用蛇养殖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认为药用蛇产业仍有存在的必......
[期刊论文] 作者:朱开明, 胡明行, 傅祺, 陈金印, 张伟, 龙海成,, 来源:湖南林业科技 年份:2019
为了研究乌梢蛇Zaocys carinatus对食物的选择性,寻找最适宜的乌梢蛇幼蛇开口食物;为乌梢蛇专用人工饲料开发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解冻和保鲜食物投喂观察,结果表明:乌梢蛇幼...
[期刊论文] 作者:于桂阳, 谭群英, 黄杰河, 郭德志, 胡明行, 郭德刚,, 来源:畜牧兽医杂志 年份:2015
由于养蛇业发展不断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养蛇数量的增加,使蛇类动物皮肤病的发生越来越常见,并成为养蛇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在冬眠过后和雨季来临,各种寄生虫和细菌...
[期刊论文] 作者:朱开明,田书荣,胡明行,傅祺,黄太福,李伟, 来源:湖南林业科技 年份:2022
乌梢蛇是主要的药用蛇,其人工规模养殖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本文从乌梢蛇养殖场的建设、种蛋孵化技术、饲养技术、饲喂方法、饲料配制技术、疾病防治技术等方面总结了乌梢蛇的人工养殖经验,分析了目前养殖存在的问题,归纳了乌梢蛇人工规模养殖的关键技术,对促进乌......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仙, 谭群英, 黄杰河, 郭德志, 胡明行, 郭德刚, 覃,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年份:2015
蛇曼氏裂头蚴病(Spirometra mansoni,又称孟氏裂头蚴病)是由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曼氏裂头蚴(plerocercoid)侵入蛇类动物身体引起的疾病.我国目前已发现人和61种动物寄生曼氏裂头...
[期刊论文] 作者:高仙, 谭群英, 黄杰河, 郭德志, 胡明行, 郭德刚, 覃开权,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李益得,胡明行,蒋宏程,彭旺良,刘枫,欧阳承,李振国, 来源:特种经济动植物 年份:2020
寒露林蛙是2007年发现的蛙种,为中国特有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较高海拔区域。由于山区群众乱捕滥猎现象严重,寒露林蛙野生资源正遭受严重破坏。为了有效保护寒露林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