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8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禹习谦, 来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年份:2010
薄膜技术与微纳加工技术在固体材料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包括超高真空磁控溅射设备建设和调试、电极薄膜的可控生长、薄膜电极的电学和电化学研究等内容。   建...
[期刊论文] 作者:潘弘毅,李泉,禹习谦,李泓, 来源: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2021
金属锂因为其优秀的特性被认为是未来锂电池负极的最终之选。然而目前金属锂负极在旧有液态体系中的研究陷入瓶颈,在新兴固态体系中的挑战层出不穷。想要实现金属锂负极的实...
[会议论文] 作者:禹习谦,杨晓青,李泓, 来源:2017年锂硫电池前沿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7
随着便携式电子器件、电动工具、电动汽车和规模储能等领域的发展,人们对高比能量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强.在众多二次电池中,锂硫电池以单质硫(理论比容量1672 mAh g-1)为正极,金属锂(理论比容量3861 mAh g-1)为负极,理论能量密度高达?2600 Wh kg-1,因而备受国内外......
[期刊论文] 作者:王朔, 周格, 禹习谦, 李泓,,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17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制约着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行之有效的途径,先进储能技术在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具有至...
[期刊论文] 作者:张杰男, 李庆浩, 李泉, 禹习谦, 李泓, 来源:null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张杰男, 汪君洋, 吕迎春, 禹习谦, 李泓,,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19
X射线多晶衍射技术是研究晶体结构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衍射数据的分析,能够得到材料的晶胞参数、原子占位、晶粒大小、晶粒取向、应力分布等信息,对研究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禹习谦,胡恩源,Seongmin Bak,周永宁,杨晓青, 来源:中国物理B:英文版 年份:2016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of several typical oxide cathode materials during a heating process are reviewed in detail to provide in-depth understanding...
[期刊论文] 作者:甘露雨,陈汝颂,潘弘毅,吴思远,禹习谦,李泓,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2
作为新一代电化学储能体系,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产品、交通动力系统、电网储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在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进程中,安全性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了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本文从电池安全性的三个研究尺度:材料、电芯、系统,综述了与之对应......
[会议论文] 作者:吕迎春,禹习谦,肖东东,李泓,谷林,杨晓青,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4
目前,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在于提高其正极材料的性能.富锂层状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M=Ni,Co,Mn,Fe,Cr))因为其高比容量的优势而成为有希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氧析出、电压衰减、动力学差、库仑效率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商品锂......
[期刊论文] 作者:聂凯会, 耿振, 王其钰, 岳金明, 禹习谦, 李泓,,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18
循环伏安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在电化学领域尤其是锂电池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于电极反应可逆性、电极反应机理及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循环...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其钰, 王朔, 张杰男, 郑杰允, 禹习谦, 李泓,,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年份:2017
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常出现某些失效现象,包括容量衰减、内阻增大、倍率性能降低、产气、漏液、短路、变形、热失控、析锂等,严重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性...
[会议论文] 作者:吕迎春,汪锐,谷林,陈立泉,李泓,禹习谦,杨晓青,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电化学大会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黄学杰,吕迎春,李泓,杨晓青,禹习谦,胡恩源,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姚胡蓉,殷雅侠,郭玉国,尤雅,禹习谦,Kyung-Wan Nam, 来源:第十八次全国电化学大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禹习谦,胡恩源,吕迎春,李泓,杨晓青,黄学杰,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6
同步辐射光源提供X射线衍射、光谱与成像等多种实验技术,是材料科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本报告将介绍各种同步辐射技术,如同步辐射衍射(XRD)、吸收光谱(XAS)与全场X射线成像(TXM)技术等,在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特别是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会议论文] 作者:吕迎春,汪锐,禹习谦,谷林,杨晓青,陈立泉,李泓,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电化学大会 年份:2013
第三代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是采用高容量的纳米硅负极以及富锂正极材料.纳米硅负极的主要问题是高容量带来的显著的体积膨胀,在电池工艺上带来较大的挑战,目前以限制电极容量的办法开始小范围应用.......
[会议论文] 作者:尤雅,姚胡蓉,殷雅侠,禹习谦,Kyung-Wan Nam,郭玉国, 来源:第十八次全国电化学大会 年份:2015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锂资源有限的储备量极大的制约了其大规模且长久发展.相比较而言,钠资源丰富且在地球上分布均匀,物理化学性质与锂相似,在众多二次电池体系中成为了锂离子电池的有力代替物[1].......
[期刊论文] 作者:闫昭,潘弘毅,汪君洋,陈汝颂,罗飞,禹习谦,李泓, 来源:中国物理B:英文版 年份:2020
The dissolution of transition metal(TM)cations from oxide cathodes and the subsequent migration and deposition on the anode lead to the deconstruction of cathod...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其钰, 王朔, 周格, 张杰男, 郑杰允, 禹习谦, 李泓, 来源:物理学报 年份:2018
锂电池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会出现一定概率的失效,包括容量衰减(跳水)、循环寿命短、内阻增大、电压异常、析锂、产气、漏液、短路、变形、热失控等,严重降低了锂电池的使用性...
[会议论文] 作者:张杰男, 赵恩岳, 汪君洋, 禹习谦, 王芳卫, 李泓, 陈, 来源: 年份:2004
层状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较高的容量以及能量密度,已经被作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候选正极材料。近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富锂材料的高容量来源于电池充放电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