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2003
第 1期东昆仑活动断裂带大地震之间的弹性应力触发研究万永革 ,沈正康 ,甘卫军 ,等 ( 1)………………………………………太阳活动与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 8.1级大震的相关性...
[期刊论文] 作者:何仲太,, 来源: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年份:2007
在前人对大青山山前断裂古地震的研究以及断裂的破裂分段特征基础上,采用甘卫军建立的板内大震原地准周期复发概率密度函数,对大青山山前断裂的大震危险性概率作了定量评估。...
[期刊论文] 作者:陈庆峰, 来源:中国农垦 年份:1994
塑料大棚防水滴有妙法编辑同志:我读《中国农垦》杂志的1993年第七期第29页读者来信时,读了题目为《农用薄膜防水滴剂何处有卖》一文后想为新疆朋友郭延宝和甘卫军出一招,也可能解决燃...
[期刊论文] 作者:甘卫军,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2
基于景泰-天祝断裂的大比例活动构造填图资料,建立了合理的破裂分段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实时模型"并考虑断层段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景泰-天祝断裂的大震...
[期刊论文] 作者:甘卫军, 来源:通信市场 年份:2008
建设网络本身的目标是一个科学网络,但是从导航应用角度来说,可以做一些高精度导航,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接触平台。本文介绍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现状、应用和发展。...
[学位论文] 作者:甘卫军,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年份:2001
近十几来,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其高精度、低成本、适于密集布设和观测简易灵活等卓越特性为各种规模尺度(从局部断裂段到全球板块)的地壳形变监测及构造运动研究提供了革命性...
[期刊论文] 作者:甘卫军,, 来源:城市与减灾 年份:2021
引言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美国国防部历时20年(1973.12—1994.03)、耗资300亿美元研发建成的第二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建设初衷主要是为海、陆、空三军提供全世界、全天候、全时段的导航、定位和授时保障,同时兼顾部分民用。GPS在最初的设计中并未......
[会议论文] 作者:陶玮, 甘卫军,, 来源: 年份:2004
伽师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向天山山脉过渡的地区,其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活跃。1997年以来曾连续发生多次6级以上强烈地震,引起地震学界的强烈关注,并进行了广泛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Cast.,RO,甘卫军, 来源:地震译文集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谌华,甘卫军,,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0
提出一种GPS+InSAR+CR(角反射器)的融合方法,经过论证和前期的一些实证工作,认为该方法是可行的,能对多种误差因素进行削弱和较大程度上提高形变监测精度。...
[期刊论文] 作者:甘卫军,刘百篪,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2
基于景泰 -天祝断裂的大比例活动构造填图资料 ,建立了合理的破裂分段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 ,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实时模型”并考虑断层段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景泰 -天祝断...
[期刊论文] 作者:甘卫军,张培震, 来源:工程地质学报 年份:1999
黄土滑坡尤其是地震作用下的黄土滑坡历来是我国西部广大地区一种突出而严重的地质灾害。本文研究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基本思想和原理确定黄土斜坡“最危险滑裂面”、并以此为...
[期刊论文] 作者:甘卫军,刘百篪,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9
以中国大陆大震原地复发资料为基础,采用比较合理的方法确定了板内大震在其活跃期内原地准确周期复发的概率密度函数,所得结果表明,板内大震在重复行为上具有板间特征地震相类似......
[期刊论文] 作者:黄雅虹,甘卫军,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1992
基于土质滑坡滑裂面的若干实例,总结出发生土质边坡滑裂面的一些规律。据此,提出滑裂面几何参数的若干统计规律。应用蒙特卡洛概念得出一系列滑裂面。用条分法分别确定出抗滑...
[会议论文] 作者:陈为涛;甘卫军;,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本文的重点研究了下地壳上地幔黏弹效应对震后应力变化的影响,以及通过将粘弹性效应下的震后库仑应力变化与发震时刻的库仑应力变化和余震对应关系相比较,解释龙门山地区黏弹性......
[期刊论文] 作者:涂鹏飞,谌华,甘卫军,,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0
在对CRInSAR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处理算法及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比较CRInSAR技术与传统InSAR技术的异同后认为,CRInSAR技术更适合三峡库区的滑坡监测。...
[期刊论文] 作者:范俊喜,马瑾,甘卫军, 来源: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年份:2003
基于鄂尔多斯地块周边的GPS资料,我们发现地块南北边界的左旋错动速率比东西边界的右旋错动速率大2~3倍,而基于地质资料和几十年来的测量资料,大多数研究者强调鄂尔多斯地块东...
[期刊论文] 作者:甘卫军, 张锐, 张勇, 唐方头,, 来源:国际地震动态 年份:2007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是国家“九五”期间建设的重大科学工程,自1998年开始观测以来,获取了大量的地壳形变GPS观测资料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为认知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特征及其......
[期刊论文] 作者:殷海涛,刘希强,甘卫军,,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2013
以TrackRT软件为例介绍了实时高频GPS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与测震(强震)的比较,认为该技术可获取可靠的长周期位移,对测震(强震)资料进行有效弥补。并系统地阐述实时高频GPS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肖根如,甘卫军,帅菲,,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2011
GIPSY是美国JPL开发的高精度GPS后处理软件,可用于GPS地壳形变数据处理。由于GIPSY的源代码不公开,针对性强,因此使用相对GAMIT和Bernese较少,同时旧版本安装有一定难度。本文以GIPSY5.0的安装为例,说明其安装及其基本使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