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01
通过对大同云冈出露的部分中侏罗统的沉积物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岩相和结构单元的研究,识别出该剖面是由下伏的曲流河沉积体系和上覆的辫状河沉积体系组成的.由此认为研究区...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09
黄河下游沿程出现的辫状河流(游荡型河流)、弯曲河流(弯曲型河流)、顺直河流(顺直微弯型河流)的转化现象引人关注,并有不同方面的专门研究。本研究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通过对...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2008
黄河以其高含沙水流以及下游河道的高沉积速率而著称于世。迄今的研究.主要针对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侵蚀、水文泥沙和河床演变方面的研究,而对黄河流域主支流发生河型转化的现象关......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12
黄河银川平原河段近几十年来面临较大的洪灾威胁,几次大洪水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人们常常将这归结为黄河上游修建大坝导致该河段河床沉积增强所引起的结果。为了分析该河段...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02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区有关水文泥沙资料的分析 ,初步揭示了西江和北江在流速与流量、水位、含沙量、断面宽深比之关系方面的差别。结合河道平面及断面形态和河道冲淤特性 ,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10
黄河下游沿程出现了辫状、弯曲和顺直河型段,河道平面形态的差异势必受到不同的沉积动力特征的制约。本研究根据对收集到的有关实测资料的统计和计算,对可以表征河道沉积动力...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04
黄河中游,尤其是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代表的那些多沙区的侵蚀产沙是引起黄河下游河道严重淤积的主要原因.在这些地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是其主要的外侵蚀因素.其中...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07
为了查明人为影响程度较低时期无定河流域内不同地貌区的水沙过程及其变化规律,选取1970年以前一段时期该流域内风沙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河流的有关水文站的水文泥沙实测数据...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03
网状河流作为一类新河型 ,已经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但对其研究还不充分。该研究基于目前已经报道过的资料及新近取得的研究成果 ,从河流构型、河道过水断面宽深比与流量关系及...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2004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是黄土高原境内侵蚀最为强烈的地区,也是下游河道强烈淤积的主要物源区.该区的土壤侵蚀受到多重因素的复合作用,植被作为其最显著的影响因子之一而广受关...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地理科学 年份:2002
中国南方的冲积河流有许多属于分汊河流 ,这已被许多研究者进行过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但赣江在其入湖三角洲上的多河道体系与分汊河流有着明显的不同 ,它的形成是河流自发调整的结果 ,而不象分汊河流那样由节点控制。它具有网状河流所具有的地貌和沉积物特征 ,......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02
在多河道河流中,网状河流作为有别于分汊河流和辫状河流的河型而提出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它与分汊河流的区别常常被忽略。为了阐明二者的根本差别,力求从多河道形成模式上对二......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03
黄河下游具有辫状河流、弯曲河流和微弯顺直河流3种河型.从横断面上可见,辫状河段的河道变化最频繁且最不稳定,微弯顺直河段最稳定;而弯曲河段明显向上游延伸. 随着输沙量在...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天然气地球科学 年份:1994
石油和天然气地质科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和完善地下油气形成、运移、聚集的普遍理论,然后根据此理论体系来阐明自然界中石油和天然气及其自然派生物的组成、性质...
[会议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会议暨丹霞地貌研讨会、海峡两岸地貌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4
在碎屑岩沉积相的研究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据少数钻井的岩芯资料来判别沉积相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而强调进行三维沉积剖面的研究[1~3].但是,在缺乏露头剖面和钻井密度...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2002
第十六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 2 0 0 2年 7月 8日至 12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 :沉积作用的 35亿年。这是非洲大陆首次举办这类会议 ,同时也是国际沉积学家协...
[会议论文] 作者:王随继, 来源: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 年份:2000
分汊河和网状河流是否为同一种河型这一总是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研究人员从河道平面形态、河道间地的沉积物组成等方面认为它们是不同的河型.作者对中国长江的上述两类河型的多河道形成机理进行了剖析,认为分汊河流多河道的形成遵循河道的江心洲化模式,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高超, 王随继,,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18
黄河第一湾的网状河型因其砾石质的河床质而与砂床质网状河明显不同,但是其具体的冲淤特性、河道与河间地的稳定性等是否与砂质网状河具有相似之处,尚待揭示。以齐哈玛乡主河...
[期刊论文] 作者:高超, 王随继,, 来源:地理科学 年份:2018
以黄河青藏高原阿万仓和采日玛两段主河道50 km与65 km长的网状河段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年3期遥感影像绘制了不同流量下(176 m~3/s,978 m~3/s,1 610 m~3/s)网状河段活动河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