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江孝绰, 来源:环境保护 年份:1982
【正】 为了搞好污染源的监测,就要弄清污染源监测的特点及其方法。对污染源监测时要注意什么特点呢,首先要考虑到它排放有害物质与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存在状态。表现最突出的...
[期刊论文] 作者:江孝绰,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1990
农药六六六自问世以来,由于高效、低毒、低成本、杀虫谱广、使用方便,在世界上曾经是产量最高,用量最大的农药。特别是在我国,不仅用量大,使用的时间也最长,在防治农业...
[期刊论文] 作者:江孝绰,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1987
《水环境容量开发与利用研究》是'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的重大课题,研究范围广,参加单位多,为了保证数据具有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必须贯彻落...
[期刊论文] 作者:江孝绰,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1991
本文系统介绍了大型研究课题《水环境容量研究》中采用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以保征课题所取得的大量数据准确可比。全过程质量控制包括对采样布点、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样...
[期刊论文] 作者:江孝绰, 李瑞琴,,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1993
1991、1992年在河南、河北等省施用林丹防治小麦害虫地区跟踪监测:林丹在小麦及土壤中的残留量全部符合标准。土壤及小麦中残留量中位数分别为50.8μg/kg和11.9μg/kg.土壤中...
[期刊论文] 作者:江孝绰,傅德黔,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1996
田间试验表明,在河南地区施用农药林丹的残留量,玉米为1~1.7μg/kg,平均1.4μg/kg;大豆为3.3~5.7μg/kg,乎均4.8 μg/kg。直接喷于作物上,大豆为5.2~6.4μg/kg,平均5.7μg/kg,土...
[期刊论文] 作者:江孝绰,李瑞琴,江希流, 来源:农业环境保护 年份:1994
林丹虽是有机氯类农药,但在作物及土肿丙体六六六的残留量不高,1991年、1992年在河南、河北、山东等三省六县施用林丹地区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的残留量为6-130μg/kg全部符合我国土壤中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