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14
2014年9月11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毕顺东、王元青和孟津等研究人员题名为“Three new Jurassic euharamiyidan species...
[期刊论文] 作者:天宇,, 来源:科学 年份:2013
[本刊讯]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教授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毕顺东研究员的研究小组合作,发现了目前已知最大的贼兽(Haramiyida)化石:金氏树贼兽(Arboroharamiya...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化石 年份:2013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毕顺东研究员的研究小组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教授等合作在8月8号的《自然》杂志上报道了目前已知最大的贼兽化石(Haramiyida):金氏树贼...
[期刊论文] 作者:晓工,, 来源:科学 年份:2018
[本刊讯]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毕顺东教授领衔中美古生物学研究团队,报道了一件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早白垩世哺乳动物化石,命名为混元兽。混元兽是真兽...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化石 年份:2014
2014年9月10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毕顺东、王元青和孟津等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了在中国发现的、年代为1亿6千万年前的6件相当完整的哺乳动物化...
[期刊论文] 作者:高梦瑶,,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15
(1)从中国侏罗纪神、仙二兽再论哺乳动物起源: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毕顺东、王元青、孟津等人根据辽宁建昌发现的160 Ma前的6件相当完整的哺乳动物化石命名了...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2014
日前,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毕顺东、王元青和孟津等研究人员,根据在中国发现的6件1.6亿年前的哺乳动物化石证据.命名了神兽、仙兽2个新属的3个新种.分别是陆氏神兽、玲珑仙...
[期刊论文] 作者:毕顺东,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00
记述了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吃巴尔我义早中新世索索泉组的两种双猥化石:Amphechinus bohlini sp.nov.和A.cf.A.minimus。A.bohlini大小和i2〉c〉p2等形态上与甘肃塔朋布鲁克晚渐新世的A.kansuensis相似,但其p2与p4之间没有齿缺,颏孔的位置在P4的后齿......
[期刊论文] 作者:毕顺东,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1999
记述了准噶尔盆地北缘吃巴尔我义索索泉的Metexallerix junggarensis sp.nov。,该种在形态上较兰州早中新世的M.gaolanshanensis原始,较蒙古早渐新世三达河组的Exallerix hsandagolensis进步,其亲缘关系与亚洲的短面猬类较近,而与北美的短面猬类较远。......
[期刊论文] 作者:毕顺东,, 来源:化石 年份:2016
2016年5月24日出版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中科院古脊椎所和临沂大学科研团队合作研究的发现于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哺乳动物新属种罗氏晚萌齿兽(Anebodon lu...
[期刊论文] 作者:毕顺东,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1999
记述了准噶尔盆地北缘吃巴尔我义索索泉组的 Metexallerix junggarensis sp. nov。该种在形态上较兰州早中新世的M.gaolanshanensis原始,较蒙古早渐新世三达河组的Exallerix hsandagolensis进步。其亲缘关系与亚洲的短面猬类较近,而与北美的短面猬类......
[期刊论文] 作者:刘嘉文, 毕顺东,, 来源:科学 年份:2018
中国袋兽不是有袋类!有袋类亚洲起源说被改写了。埋藏于1.26亿年前白垩纪早期义县组混元兽化石的发现将其"亲兄弟"中国袋兽拉回到胎盘类,于北美发现的1.1亿年前的三角齿...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萃报·周五版 年份:2021
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云南大学脊椎动物演化研究院古生物学家毕顺东说:“伏在蛋巢上的恐龙化石很罕见,胚胎化石也很罕见。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同时保存有非鸟类恐龙、胚胎和蛋巢的化石。”...
[期刊论文] 作者:孟津,吴文裕,叶捷,毕顺东,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01
我们曾描述过一块与本文描述的标本产自同一地点和层位、可能为Amphechinus的猬类岩骨标本(孟津等,1999).后来新发现的与牙齿属同一个体的Amphechinus岩骨标本证明我们根据单...
[期刊论文] 作者:吴文裕,叶捷,毕顺东,孟津,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00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富蕴县境内乌伦古河北岸铁尔斯哈巴合北的原乌伦古河组中发现了中国境内迄今为止最早的睡鼠化石Glirulus sp和Gliridae gen-et sp. indet。前者以三枚臼齿M2、M3和ml为代表,后者仅拥有一枚P4。依......
[会议论文] 作者:吴文裕,叶捷,孟津,毕顺东, 来源: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孟津,叶捷,吴文裕,毕顺东,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1999
详细描述了采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陡坎晚渐新世一刺猬的耳区岩骨结构。晚渐新世地层为该地区的新发现,描述的刺猬岩骨有以下特征:岬内侧面具岩骨前鼓突,腹面具岬动......
[期刊论文] 作者:孟津,叶捷,吴文裕,倪喜军,毕顺东,,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08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流域建立了一个新近纪岩石地层单位:顶山盐池组。该组平行不整合于哈拉玛盖组之上,是一套以红色泥质粉砂岩为主体的细碎屑岩堆积,厚约50m,含有上下......
[期刊论文] 作者:吴文裕,倪喜军,叶捷,孟津,毕顺东,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13
1988年吴文裕描述了产自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铁尔斯哈巴合地点哈拉玛盖组下部层位的一枚圆齿鼠的P4,定名为Sinomylagaulushalamagaiens&。199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期刊论文] 作者:OlivierMARIDET,吴文裕,叶捷,毕顺东,倪喜军,, 来源: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2011
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早中新世地层中发现的众古仓鼠类化石。材料采集于索索泉组的两个地点,古地磁年龄介于21.9~21.16Ma之间。这是迄今为止中亚和东亚地区众古仓鼠的最早记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