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秦兆基,,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6
精神成长史的个案分析——楼肇明《太阳和墓地》解读秦兆基《太阳和墓地》是楼肇明散文集《第十三位使徒》的首篇。文章是单独成辑的,从某种角度看,不妨把它视为作者的自序,解读...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绍振,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6
超越审丑超越抒情──楼肇明的散文对当代散文的意义孙绍振1楼肇明先生以研究散文理论著称,他的散文理论得到海内外华人散文家的重视,但是楼先生超越他理论的散文创作却一直为散...
[期刊论文] 作者:楼肇明,,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年份:2007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的》编辑(以下简称问):舒克申是前苏联的作家和电影艺术家,他自编自导的电影《有一个小伙子》《红莓》都很有名。其小说有抒情风格、讽刺意味,并...
[期刊论文] 作者:楼肇明,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4
张晓风散文论楼肇明台湾地区的女作家张晓风散文、戏剧、小说三栖,尤以散文成就为文坛瞩目,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本文将侧重研究和分析张晓风散文创作的独创...
[期刊论文] 作者:楼肇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6
太阳和墓地楼肇明“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是我国三十年代最有才华的青年诗人,他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命名为《孩儿塔》,自谦诗集所收诗篇是夭折婴儿的尸骸。殷夫和我是浙江大同乡...
[期刊论文] 作者:楼肇明,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8
我读姜贻斌楼肇明还是1996年春夏之交,在“人类自然遗产”张家界召开的散文讨论会上,认识了湖南省青年作家姜贻斌先生,而且我是在会议期间津津有味地读完了他的一本中短篇小说集《窑...
[期刊论文] 作者:楼肇明,, 来源: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年份:2009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编辑问(以下简称问):两篇小说的写法初看都比较简单,仿佛是为孩子写的寓言故事,但细读之下却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是一些道理,又并非大道理;...
[期刊论文] 作者:楼肇明,李娜, 来源: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2020
一、个人的学术历程与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氛围rn李娜(以下简称李):楼老师好,这次做“台港澳文学研究四十年”的学科回顾工作,非常高兴能跟您做这个访谈.您是大陆的台港文学研...
[期刊论文] 作者:孙绍振,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4
《光明日报》1994年4月16日发表楼肇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文,对20世纪后的文学发展将是怎样一种态势提出了他的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何京敏,, 来源:当代作家 年份:1997
新时期伊始,便有众多的女性散文作品纷纷出现,以至被人称为"女子散文以集团军的态势蜂拥到散文文坛上来"(楼肇明《文化接轨的航程》)成为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历史现象,使...
[期刊论文] 作者:左人,,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0
关于新诗格律的问题,差不多在新诗登上历史舞台的同时,就有着不同意见的争论。诗人闻一多和何其芳,都曾对新诗的格律问题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可是,去年《社会科学战线》...
[期刊论文] 作者:关捷, 来源:中国民族 年份:2002
著名文学评论家楼肇明发表文章指出:“继老舍、萧乾、...
[期刊论文] 作者:刘军,, 来源:红岩 年份:2016
1、机制、路数、自我意识社科院的楼肇明先生曾以“繁华遮蔽下的贫困”为题指认2000年前后中国散文的现状。繁华一词对应着“太阳对着散文笑”式的繁荣局面,贫困一词尚需仔细...
[期刊论文] 作者:单正平,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1985
李国涛、方浴晓、刘再复、楼肇明、刘锡诚、蔺羡璧等同志认为存在一个以赵树理为主将的“山药蛋”派或...
[学位论文] 作者:李阳阳,, 来源:内蒙古大学 年份:2017
著名台湾诗人、散文家席慕蓉与散文家楼肇明等人都给予鲍尔吉·原野的散文高度评价。他的作品对自然、生灵...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守仁,, 来源:星火 年份:2017
刘锡庆博导、楼肇明先生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散文文体的特...
[学位论文] 作者:徐铮铮,, 来源: 年份:2014
鲍尔吉原野是当代活跃于散文界的蒙古族裔作家,著名台湾诗人、散文家席慕蓉与散文评论家楼肇明对鲍尔吉原野的散文创作都赞赏有加。鲍尔吉原野一方面热爱、赞颂故乡的好景好情...
[期刊论文] 作者:喻大翔,谷方彩,,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大陆学者楼肇明曾有过一番议论:...
[期刊论文] 作者:楼肇明,,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20世纪五十余年的台湾散文发展的三个层面或三起波澜,却是对应和同步比超前和滞后醒目,且三个层面或三起波澜,各有特定的内涵风貌,且呈层层递进之势,但又不是一波终了,一波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