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7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国山,,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6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这篇课文记叙了孟子和梁惠王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的一次对话。梁惠王认为自己为国尽心,并以“移民移粟”为例申说自己...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来,,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7
1.6有一个变化,《梁惠王上》一共是七章,这七章里面前五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到了第六章不是和梁惠王的对话了。虽然我们在总题目上还是叫《梁惠王章句上》,...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来,,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7
此前,《孟子·梁惠王上》,我们讲了三章,《梁惠王上》一共是七章,还有四章跟大家一起来学习。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承教,就是领教。安,就是乐于。我很乐意听老先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周显光,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1998
《庄暴见孟子》选自《孟子·梁惠王下》,课本对“梁惠王”未作任何解释;而选自《庄子·养生主》的《庖丁解牛》一文中,“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一句下面,又注曰:[文惠君]梁惠王。我在所...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来,,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7
前面都是在大梁,讲梁惠王、梁襄王,到了1.7就是齐宣王了。《梁惠王章句下》大部分是讲齐宣王,所以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也是很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来,,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7
1.2还是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贤者是指孟子。梁惠王显然修建了一个沼,这个沼是一种池塘,应该是比较深、比较大的一种池塘...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勇,万惠团,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1998
梁惠王迁都大梁的时间,历史典籍记载不一,引起了诸多纷争。木文认为以梁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四月初九(甲寅)较为合理。...
[期刊论文] 作者:孟琢,, 来源:团结 年份:2019
《孟子见梁惠王》是翻开《孟子》的第一篇,文章不长,也不难懂。孟子见到魏国的国君梁惠王——魏国国都在大梁,因此也称为梁。梁惠王直截了当,抛出问题,“叟,不远千里而来,亦...
[期刊论文] 作者:衣抚生,米龙, 来源:济宁学院学报 年份:2021
孟子对梁惠王的评价是对外好战,对内不仁。...对于前者,通过以下问题来考察:梁惠王确实好战;时代背景、个人性格、晋国和魏国的霸业传统导致梁惠王好战;好战的结果是魏国自此衰落,这有必然性,不完全是梁惠王的问题。...对于后者,通过梁惠王自称的尽心来考察,认为梁惠王确有为难之处,但改变不了他不仁的总体评价。...梁惠王的自我辩解在古代统治者中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孟子的评价对辨证地认识古代统治者的行政,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钟家栋,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1994
远近之间辨义利──孟子与梁惠王之争新识钟家栋《孟子》一书,以“孟子见梁惠王章”开卷。孟子见梁惠王问以利,孟子辨以义。义利之辨绝不仅仅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一时一事之辨,而...
[期刊论文] 作者:崔建华,,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10
以往对梁惠王所谓"河东"的理解存在以今况古的方法错误。战国时代有两个河东,晋西南之"河东"源自秦人,魏人称此地为"西河"。梁惠王与孟子同属东方人,他们所谓的"河东"处于同一个话语...
[期刊论文] 作者:晁福林,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5
梁惠王改元为“后元”是他政治生涯中的大事。“后元”之年的确定对于根据古本《纪年》来订正战国后期纪年是一重要的标尺。由于文献记载与后人引《纪年》之说的差异,所以在...
[期刊论文] 作者:陈来,,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7
2.4这个故事跟我们在《梁惠王上》看到的故事,应该说也是很相近的。其实就是我们反复讲的1.2。故事是这样说的,"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雪宫是齐宣王的一个离宫,他在雪宫...
[期刊论文] 作者:谢永鑫,程媛,, 来源: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7
从现象学的角度看,《孟子·梁惠王》篇的前五章是一个以政治问题为主题的相对独立的文本。这五章结合孟子与梁惠王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个人诉求,描述了当时人们在政治生活...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15
孟子问梁惠王:“我听说有一次您坐在厅堂上,有人牵着牛从堂前走过,您问:‘这是要把它牵到哪儿去啊?’那人回答说:‘要杀了它,用它的血来祭钟。’您说:‘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
[期刊论文] 作者:苏丹,, 来源: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梁惠王》上下两卷作为劝谏君主在治国过程中施行仁政、...
[期刊论文] 作者:苏丹, 来源: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6
梁惠王》上下两卷作为劝谏君主在治国过程中施行仁政、...
[期刊论文] 作者:刘光泉,, 来源:天津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8
高中语文教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梁惠王向孟子述说了自己的苦恼:“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这番话中包含了两个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王璐瑶, 来源:神州 年份:2018
《孟子·梁惠王》章句作为《孟子》全书的开篇,充分体现了孟子“仁政”的思想.孟子劝谏君主要有“仁义”的美好品质,以“仁义”之心治理国家,慎修身而为“仁君”,并以民...
[期刊论文] 作者:陈柳,, 来源: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孟子·梁惠王》借代语篇模式包括语篇的衔接能力、连贯能力和提示语篇的阐释能力。借代语篇衔接功能表现指代、替代和省略等功能,指代主要是内指和外指,内指通过人称代词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