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卓烈,林韶湘,谭绍满,林松煜,杨国清,莫晓勇,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97
尾叶桉等植物叶提取液对几种植物插条生根和种子萌发的影响*黄卓烈林韶湘谭绍满林松煜杨国清莫晓勇关键词尾叶桉落地生根紫竹梅水竹草插条生根种子萌发桉树是相当难生根的植物...
[期刊论文] 作者:林韶湘, 来源:花卉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林韶湘,,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83
生物磁学是磁性和磁场与生物特性之间相互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应用天然磁石治病的记载。随着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用磁场对各种生物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和应用,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区在工农业......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明启,林韶湘,,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2
(一)作物对水分的需要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许多有机和无机的物质均可溶解于水中。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或是在体内进行各种生化反应和物质运输,均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明启,林韶湘,,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2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可用下式表示:在光合作用中除生成碳水化合物(CH_2O)外,还可以生成氨基酸、蛋白质、脂类等有机物.合成这...
[期刊论文] 作者:林韶湘,李明启,,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3
什么是植物激素呢?根据国际植物学会会议规定:“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产生的调节剂,它们在低浓度时,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激素在植物体内通常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由此...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明启,林韶湘,,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3
绝大部分的农作物都是高等植物。高等植物体是由根、茎、叶等器官组成的。各器官有较明确的分工:根的主要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叶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以合成...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明启,林韶湘,,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2
作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又通过叶吸收阳光合成有机物,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便正常生长发育,长成为成长的植株,并开花结实。作物从种子发芽开始,在当年便开...
[期刊论文] 作者:林韶湘,李明启,,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4
作物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经常会遇到温度过高过低、水分过多过少等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有的可能会因遭到伤害而死亡,有的则能够生存下去。这是因为作物对不良的环境条件有...
[期刊论文] 作者:林韶湘,李明启,,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2
种植作物一定要施肥,才能使作物生长发育良好,获得高产.但是,肥料施用不当,也常常出现不良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了解作物需要那些矿质元素和各种矿质元素的生理功能,以及作物...
[期刊论文] 作者:林韶湘,李明启,,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2
种子是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植物的其他器官则是由种子发育而成的。种子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因植物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在种子外面有起保护...
[期刊论文] 作者:林韶湘,李明启,,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2
(一)呼吸作用的意义呼吸作用是作物新陈代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作物全部生理活动过程有密切的关系。作物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消耗能量,而此能量最初是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
[期刊论文] 作者:田文勋,匡亚兰,梅泽沛, 来源:植物学通报 年份:1989
最近何明章等人报道了磁场处理露白玉米种子的效应;赖光新等人指出磁场处理大豆可缩短生育日数,提高产量,林韶湘等人研究了水稻、小麦种子在磁场内萌发及生长的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黄炳球,林韶湘,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3
从1990年开始,针对我国三大类型水稻区稗草的化学防除历史,采用四种系统的方法,测定了稗草对丁草胺的抗药性水平.结果显示:丁草胺使用年限在5年以下地区的稗草,未测得其有明...
[期刊论文] 作者:黄卓烈,林韶湘,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1994
对桉树内源生根抑制物G和“巨桉酚”,分别列出了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分析对植物生根的抑制作用表明,随着茎叶组织成熟,G含量上升;不同种类桉树和不同成熟度的组织,G含量也不同,并有周期......
[期刊论文] 作者:黄卓烈,林韶湘, 来源:植物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3
本试验研究了菠萝果蛋白酶生产工艺中的各个重要环节。结果表明:用0.08~0.1%的丹宁作沉淀剂较适宜,既可保持产品质量,又可兼顾产品产量;酶膏在-12℃以下低温冻结和真空干燥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林韶湘,黄卓烈, 来源:植物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4
1990和1991年在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生长期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质IP-1号0,20,30和40ppm进行叶面喷洒,结果表明:30ppm处理可使木薯块根产量平均增加54.44%,块根淀粉含量平均提高20.81%。单株最大薯重提高31.55%,块根数增加21.17%,块根长度增长17.62%,地上部鲜重增加......
[期刊论文] 作者:黄炳球,林韶湘,, 来源:农药科学与管理 年份:1993
本研究以我国三大类型水稻产区的稗草为对象,测定了其对禾草丹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在禾草丹应用10年以上的地区,稗草的抗性比大于2.8;对α-淀粉酶的活性比为2.5~2.7;等浓度...
[期刊论文] 作者:黄卓烈,林韶湘,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3
本研究结果表明,菠萝茎组织中含有0.54~1.16%的蛋白酶.在酶膏的干燥过程中,45℃烘干使蛋白酶活性下降61.32%,而真空干燥的酶活性只下降18.32%.研究结果发现,硫代硫酸钠和半胱氨酸...
[期刊论文] 作者:黄炳球,林韶湘, 来源:杂草科学 年份:1992
用5ppm 丁草胺分别测定二叶期前稗草各个生长阶段体内α-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处于萌发阶段的稗草对丁草胺表现最敏感,有34.36%的α-淀粉酶被抑制。在二叶期,稗草对丁草胺抗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