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81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春信, 来源:航空动力学报 年份:1998
本文根据近三十年来在珠状凝结换热研究中积累的实验研究资料,提出珠着凝结是一种典型的分形生长过程。...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春信, 来源:航空科学技术 年份:2008
完成情况简介:本项目研究了重装空投系统综合仿真技术,实现了重装空投系统的综合仿真,开发了可以应用于一般降落伞系统仿真的技术和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空投物气动力特性的数......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春信, 来源:航空学报 年份:1995
确定飞机座舱热力特性是座舱结构和环境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采用数值方法研究座舱内空气微环境参数随座舱结构参数、空调系统供气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实验研究进行了对比。......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春信, 来源:热能动力工程 年份:1999
[学位论文] 作者:杨春信,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年份:1991
[会议论文] 作者:杨春信, 来源:中国航空学会第四届环境控制学术交流会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杨春信,席兵, 来源:流体机械 年份:2000
通过定义流量分配管的流阻的概念,建立流量分配与管长的数学关系式。通过与通风服通风组件流量分配的试验结果比较,误差不超过5%。...
[期刊论文] 作者:蒋凡,杨春信, 来源:航空学报 年份:2004
研究建立了飞行员抗荷系统动态模型,包括过载—眼动脉血压子模型、人体正加压呼吸子模型、抗荷阀—抗荷服子模型、面罩子模型、后倾座椅子模型、抗荷动作子模型、抗荷服压力...
[期刊论文] 作者:龚钊, 杨春信,, 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年份:2007
本文分析了机械加工表面的粗糙度曲线形貌参数的统计特征。基于单点接触热导理论模型和弹性形变理论模型,建立了总的接触热阻与总的压力之间的一般关系,简化了接触热导的计算...
[期刊论文] 作者:柯鹏, 杨春信,, 来源:系统仿真学报 年份:2006
提出了基于DirectX的货台空投系统三维动画仿真软件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将空投系统仿真与计算机三维动画实现技术相结合,设计开发了多级多伞货台空投系统的三维动画仿真软件......
[期刊论文] 作者:席兵,杨春信, 来源:热能动力工程 年份:2001
利用遗传算法对离心压气机叶轮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 叶轮三元流动的准正交面法计算得到离心压气机叶轮的增压比。以离心压气机叶轮增压比作 为遗传算法优化设计的目标函...
[期刊论文] 作者:蒋凡,杨春信, 来源:航空学报 年份:2001
抗荷阀-抗荷服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决定其抗荷效果的关键指标.本文在理论分析和系统辨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4极点、1零点、1延迟的线性模型作为机械式抗荷阀-囊式抗荷服系统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向东,杨春信,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年份:1994
建立了计算“驾驶员-座舱”系统热特性的工程模型。该模型按座舱结构计算热载荷,由Stollwijk模型描述驾驶员的热生理状态及温度调节过程。针对某型歼击机的座舱计算了空气分配系统供气参......
[期刊论文] 作者:徐向东,杨春信, 来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年份:1995
探讨了微波辐射的致热生物效应,研究了微波辐射与人体热调节的关系,建立了考虑微波辐射致热效应的人体热调节系统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能方便地定量分析微波辐射的致热生物效应......
[期刊论文] 作者:赵一明,杨春信,, 来源:计算机仿真 年份:2006
该文根据弹射救生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在VC++编程环境下利用OpenGL开发工具和三维建模软件开发了仿真软件,实现了弹射救生过程的可视化,用于在数值计算结果的驱动下演示弹射救生过程,辅助数学模型的验证与改进,分析弹射系统性能以及指导座椅的改进。该文采用粒......
[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伟,杨春信,, 来源: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年份:2011
中长期载人航天飞行必须采用环控生保系统实现水和O2的再生,微重力条件下水气两相流体的输运和分离是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微重力条件下基于物理/化学再...
[会议论文] 作者:蒋凡,杨春信, 来源:中国航空学会人体工程、航医、救生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年份:2003
本文对加压呼吸面罩压力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系统辨识研究,提出采用一阶线性模型描述一般加压呼吸面罩内压力的动态变化.模型的理论输出与实验数据符号良好....
[会议论文] 作者:杨春信,徐向东, 来源: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 年份:1993
[会议论文] 作者:陆炜,杨春信, 来源:中国航空学会人体工程、航医、救生专业分会第五届环控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5
[会议论文] 作者:杨春信,徐向东, 来源:第一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 年份:199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