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4
图一 昌宁帕旭佛寺壁画图二 }白旭寨傣族姑娘至今仍喜刺文于背 纹样与壁画的近似图三盂连中佛寺壁画傣族壁画中的文身@杨德鋆...
[期刊论文] 作者:家英, 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由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杨德鋆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版...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中国民族 年份:1980
宛若鸟儿争歌啾鸣的洞巴独奏、吐良独奏音乐,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舞台上演奏时,立刻把人们“带”到了座落在绿竹青树中的景颇山寨,因为“洞巴”和“吐良”是这个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07
1980年10月2日~8日,迪庆州举行首次民族民间歌舞会演大会。来自香格里拉、德钦、维西三县农村、城镇的藏、纳西、傈僳、普米、怒、白、汉等民族的近200名农民演员、民间艺人带...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14
本文以宽阔的文化艺术视野,聚焦于当前民族民间舞蹈如何有效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问题,从"非遗"保护传承弘扬角度,分云南民族民间舞蹈古今概貌、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传承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民族艺术 年份:1987
盘王节是瑶族的大节。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的140多万瑶族同胞届时都要举行隆重庆典,尽兴狂欢。和我国接壤或邻近的老挝、越南、泰国、缅甸等...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正】 云南纺织大约始于三千多年以前。 织物染色术与纳纹织物的出现,约当新石器时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谈及传说中的南方民祖先槃瓠时说,槃瓠“其毛五彩”,...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正】 在傣族民间传说中,有一位技艺超凡的舞蹈家,叫“撒腊慕嘎”(舞师)。他不光在地上跳舞,还在鼓上、水里,树上跳,优美绝伦的舞姿使花草也婆娑起舞,鸟儿也欢歌跳跃,今人心...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民族音乐 年份:2018
广袤大地紧拥大众心灵的民间艺术连年桃红柳绿、花果满树、热闹非凡,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根深叶茂持久强大、社会主义文艺兴旺繁荣根基牢固的象征。——田野随语恰逢重要历史...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00
本文依据文献、文物资料和实地考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对民族艺术、少数民族艺术的含义。 类别、特色、历史发展脉络、历史上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盛况和对少数民族艺术进行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02
本文依据文献、文物资料和田野考察材料 ,对我国古老、丰富、灿烂的官场、宫廷宴舞和民间宴舞形式、内容、传统及著名节目等择要进行简明介说 ;对国内和云南多姿多彩的各民族...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1988
翻开我国民族文化史的册籍,谁能找到如此宏瀚壮观的一页:25个民族的以民间非职业歌舞手为主体的4000名表演者,身着形制、色调和制作工艺不同的160多种服装,使用3000多件道具,...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今日民族 年份:2007
2005年10月10日,知名学者、学人楷模和尊师、云南民族大学原校长马曜先生95岁华诞前夕,我去向他致祝。先生在兴奋叙语中不由地忆起云南民族大学建业初期的一些人和事。他说,那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2012
文化遗产保护事关中华民族文化盛衰存亡,是每个中国人分内中事亦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以此为主旨,从做文化遗产“知音”的独到视角,运用大量来自文献、文物、传统文化现...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80
铜鼓 铜鼓是我国古代西南、中南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敲击乐器,古籍除称铜鼓外,还因其出自“南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歧称),属“蛮夷之乐”,亦名蛮鼓;由于附会诸葛亮...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今日民族 年份:2006
许多年前.在被竹丛树林掩荫的南腊河边,曾听一位深孚众望的祜巴勐(高僧)老者说:“看着平稳流动和奔腾翻滚交现并在五彩斑斓苍穹反照下亮出仪态万方妆容的河水,你可能不曾想.在它信人......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民族音乐 年份:2014
获识西南丝路口传音乐文献《数地名》的机缘2002年云南临沧市举办首届文化旅游节,我和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教授、著名音乐家杨放老师应邀做嘉宾与会,在魅力无穷的老缅宁(临沧旧...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今日民族 年份:2010
一个近60载的跨度,在不知不觉中如风沙过野似地渐渐把人远去的履痕抹淡或至掩埋;即便是曾经惊天动地让人难以忘怀的人和事在如此漫长的时光磨刷下,也很难在物是人非的现时境况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今日民族 年份:2010
面对一帧帧、一组组画面呈现的熟悉山水、田园、村寨、城镇、各民族同胞、各时期人物面孔、各个历史环节、各种社会事象和各式各样活动的真实场景,在无限亲切、热炽的感触中观......
[期刊论文] 作者:杨德鋆, 来源:今日民族 年份:2006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