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文艺论坛 年份:2019
杨姿:今天是我们“‘无名’时代的文学创作”的讨论实践课,请大家一起来探讨去年面世的《应物兄》,李洱的这部新作品之所以进入我们的課程设计范围,其一,是因为小说写作的物理时间,正好处于“无名”的文化状态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熊文,项逸,姚彩虹,向英铭,王静,古奕,沈金鱼,杨君清,肖雄,, 来源:文艺论坛 年份:2019
杨姿:今天是我们“无名时代的文学创作”的讨论实践课,请大家一起来探讨去年面世的《应物兄》,李洱的这部新作品之所以进入我们的课程设计范围,其一,是因为小说写作的物理时...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丽,葛文龙, 来源:工会博览 年份:2002
牟力群、杨姿聪等 公司领导和职工代表共87人出席Recently, Beijing Friendship Store Co., Ltd....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9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传世名作,也是丁玲深入思考女性命运的文本记录。作者根据现实和历史对女性的扭曲及误读造成的伤害,深刻反省女性解放道路上的主观及客观...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从老舍与基督教的密切关系来看,老舍的创作受基督教的影响甚深,基督的精神是老舍创作的虽为潜在却起着支配力量的关键性因素。这可以从他对《圣经》的解读来分析其投射到文本...
[学位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本文试图通过对二三十年代以及新时期小说中的“乡土浪漫书写”的比较分析,总结中国文学关于小说发生的内在规律。乡土创作通常被视作中国“现代化历程写照”,因为小说揭示这...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14
迟子建小说中的抒情性是文学对市场化实践的一种自觉逃离。追求精神的高度和极力逼近日常生活的内核,这两个方向的相反相成构成了迟子建小说抒情性的双重品格;情绪的整体呈现...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7
黄乔生为《鲁迅藏浮世绘》做序时写到,"鲁迅对自己收藏的浮世绘作品有整理的计划,想将其作为书籍插图,介绍给中国读者,可惜这些计划没有来得及实现。"经过鲁迅藏书研究项...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鲁迅自身信仰有一个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相异的内部逻辑,这一逻辑所演绎出来的信仰形态在历史继承中逐渐成为含义丰富的符码。新时期以来针对深化改革的诸多问题,以鲁迅为核心产...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百家评论 年份:2017
从八十年代发表作品开始,苏童一直有意识地与文学自身规律演变进行对话,即便貌似历史潮流之外的写作,也或深或浅地泄露出某种时代症候。和余华、格非等人一样,昔日的先锋...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2
《边城》发表不久,刘西渭作了这样的评价:"作者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惟其良善,我们才易于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是自...
[学位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 年份:20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与日上升,人们追求物质的脚步从未停止,对金钱和名利的追逐成为城市人生活的目标,人性中的丑恶纷纷登台亮相,而人性中美好的东西......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汉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2018
《阿金》是鲁迅后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关于它的研究集中在早期的革命阶级论研究和近期的后现代文化观照两种范式中。论者认为,《阿金》的产生是鲁迅在1930年代深入...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2013
鲁迅在日本时期对"尼采主义"的接受、进化观的形成,以及上海时期"共产主义"信仰的成熟,都与他南京时期的感性生活和理性反思密不可分。南京为鲁迅提供了政治生活、科学思潮、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14
《亚历山大·勃洛克》是托洛茨基所著《文学与革命》的第三章。托洛茨基在时代变革的辩证认识中,肯定了勃洛克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对这位表现前革命时期特有习俗和节奏的作...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4
在近百年的中国宗教文学研究中,从东汉,经六朝隋唐,到两宋元明,自汉至清的中国佛教文学得到系统梳理和重新叙述,各种研究著述较为全面地勾勒了佛教文学的面貌,并建立起大...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8
任何小说作品的人物都怀有欲望。在张爱玲的小说里,欲望历来都由叙述人演绎,对金钱,对权利,对家庭,对爱情,对一切自身所不具有的觊觎,同时也对已有的无餍占据。她的后期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以鲁迅为出发点,回到鲁迅看见的厦门,讨论在那135天内的厦门发现中,鲁迅看的对象,看的逻辑,看的记录,如何形成了鲁迅所在的厦门和厦门的鲁迅的共生。通过从鲁迅所见的具有厦...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5
通识教育与大学使命密切联系,"鲁迅阅读"这门课程的开设和完成将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实现。该课程从内容和方法上,对现行通识教育格局能够形成有力补充;在课程设计、讲授方式和考......
[期刊论文] 作者:杨姿,, 来源: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太初为事”是托洛茨基批评形式主义学派时提出的文艺批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实践和反映,显示了他对文艺本质的尊重和坚持。后期鲁迅的文艺批评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在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