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7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捷,, 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7
取得时效肇始于罗马民法,指无权利人以行使所有权的意思自主地、和平地、公然地占有他人财产,经过一定期间即取得该所有权之制度。取得时效制度的功能是促进物尽其用、保障交...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捷,, 来源:知与行 年份:20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企业破产风险大幅增加, 试图通过虚假破产方式逃避债务的行径也屡见不鲜.鉴于此,《企业破产法》从立法层面做出了更 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捷,, 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8
在夫妻个人财产婚后所生孳息归属的问题上,最高院立场踌躇、修改反复。《婚姻法解释(三)》正式稿摒弃了征求意见稿中的贡献理论而改采孳息从原物理论,此做法不足为训。我国未来......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捷,, 来源: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年份:2018
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运作下,作为被淘汰企业清理其财务及法律关系、退出市场的重要机制,破产程序应运而生。时至今日,学界对破产抵销制度已作较为充分的研究,但对其中的三个疑...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捷, 来源: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随着金融机制改革逐步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担保交易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此背景下,作为非典型担保的动产让与担保异军突起,应用广泛。时至今日,学界对动产让与担保制度已作较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捷, 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8
关于融资租赁制度的三个通说观点值得商榷.第一,“融资租赁系三方结构”通说依据不足,融资租 赁应为双方结构.三方结构说并非有法可依,而是于法无据;三方结构说在逻辑上不能...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捷,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21
司法介入有限责任公司利润分配后,利润分配数额的确定仍需尊重公司自治,诉诸利益相关者的有效谈判。强制分配数额确定规则具有动态与静态二元功能,前者在于作为保护小股东分红权益的终局手段,后者在于通过规则本身对当事人充分谈判结果的模拟,引导当事人有效谈......
[学位论文] 作者:李鸣捷,,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19
《企业破产法》第32条第1句赋予了破产管理人“强大”的针对危机期间个别清偿行为的撤销权。为平衡已受偿债权人利益,缓和因破产管理人行使撤销权对交易安全的破坏,《企业破...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捷, 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年份:2017
摘 要:经济学中利用经济杠杆原理对销售利润波动以及营业利润波动等进行分析,可以有效的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规划,避免陷入风险之中,进而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本文针对经济杠桿中的两个重要部分——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探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应用意义,研究企业如......
[学位论文] 作者:李鸣捷, 来源:苏州大学 年份:2019
《企业破产法》第32条第1句赋予了破产管理人“强大”的针对危机期间个别清偿行为的撤销权。为平衡已受偿债权人利益,缓和因破产管理人行使撤销权对交易安全的破坏,《企业破产法》第32条第2句对前述撤销权之行使作了“受益除外”的但书规定。于解释论角度,宜将该但......
[期刊论文] 作者:李鸣捷, 来源:时代法学 年份:2022
同一应收账款可跨越将来与现实两种样态,同一性可借助登记系统内已公示的对担保财产的描述内容加以判断,涉及无基础关系将来应收账款时通常尚需审查作为登记附件的融资合同。既有立法实践将应收账款让与登记的适用范围限于“以融资为目的”并不妥当,应提倡让与登记......
[期刊论文] 作者:张素华,李鸣捷, 来源: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22
《时间效力规定》第12条赋予《民法典》“保理合同”章溯及力并不妥当,对该问题须做全面检视.溯及适用层面《民法典》“保理合同”章不限于其自身,尚涵括《民法典》第545至550条,溯及适用类型包括改变溯及与空白溯及两类.就改变溯及而言,其正当性检验体系是有利......
[期刊论文] 作者:张素华;李鸣捷,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22
《民法典》第406条第2款中"价款"应目的性扩张为"收益",其上可发生物上代位.动产抵押物转让中收益可拓展至多代,类型上涵括孳息、转让所得以及毁损灭失后的"三金"请求权等.在动产抵押物转让中,收益的适格标准是具有可辨认性:一方面,在收益与原始抵押物的关系上,......
[期刊论文] 作者:张素华, 李鸣捷, 来源:北方法学 年份:2021
《民法典》"正常经营买受人规则"不是一项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与该规则的立法初衷相背离。为矫此弊,对于《民法典》第404条应作如下解释:首先,应将"动产"限缩解释为"存货"。其次,在判断经营活动是否正常时宜同时考虑"经营范围"与"通常或惯用做法"因素。再次,买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