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88
理论区分为认知性理论与意向性理论两类.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228页)作为反映客观世界的意识,它告诉人们客观...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8
【正】 我试图提出“文化无意识”这一概念。文化无意识是精神现象的一种,它的存在当然是旧有的,而它的揭示和研究则是新的课题。建立文化无意识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求索 年份:1990
【正】 《文化无意识》一文(载《哲学研究》1988年第2期)发表以来,不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同时,笔者收到全国各地不少来信,其中包括钱学森教授的来信。来信大都谈到,揭...
[学位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2020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家经济命脉有关键影响作用。国家电网作为体量庞大且具有垄断性质的国有电力企业,其探索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及激励制度对于我国的电力资源管理以及供电事业发展均具有极大的必要性。H供电公司作为大型供......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求索 年份:1987
认识与实践相互作用。实践之于认识的作用是:来源、目的、动力和标准。认识之于实践的作用呢?以往则缺乏系统的研究与说明。理论认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即认识作用于实践),我试图将其系统地归纳为五个方面:解释;预测;批判;方法;拓潜。......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求索 年份:1988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问题。对此我们应当有一个完整而准确的理解。 我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包含着两层含义。 所谓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判断一项政策或实践的优劣或成败,归根到底要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求索 年份:1987
“实践观念”专题研讨会于86年11月20日至26日在温州市召开。 (一)从对于世界的理论掌握到对于世界的实践掌握是一个有中介的转换过程 人对于外部世界的掌握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以理论的方式观念地掌握世界。一是以实践的方式实际地掌握世界。从对于世界的理......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79
什么叫阶级性?这是关于真理有没有阶级性问题争论的一个焦点。 我主张部分真理有阶级性。我认为,所谓阶级性就是指某种事物(或理论)具有的那种只能为特定阶级服务的性质。 阶级性问题是服务性问题,这符合经典作家的一贯思想。比如,道德是有阶级性的。“它或者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哲学动态 年份:1987
所谓实践三主休,即(1)主体意图,是未来实践过程及结果存在于主体之内的超前表象;(2)主体能力,是主体意图对象化的内部根据,分为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3)主体精神,仅指非理性因素,即信仰、意志、决心、情感等等。如果说主体能力是创造世界的力量,那么主体精神则是......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求索 年份:1986
在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总题目下,笔者曾在《论认识回到实践的中间环节》(与李德清合作,见《哲学研究》1985年第10期,以下简称《环节》)一文中,给出了认识向实践飞跃的三类中间环节。还是在这个总题目下,笔者试图在此再探实践“三主体”(另文再探“三环节”与“三......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1985
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这个总题目下,具体地探讨改革中的经济目标和道德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16
居民照明用户电能表数据采集系统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电力企业的发展,如果电能表数据采集系统出现了问题,电能表中的数据就会出现漏洞和缺失,会给电力企业...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黑龙江科技信息 年份:2016
在当前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电力体制的改革,促进这方面的电力投资以及有效的经营与管理,这样才能实现电力整体水...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李德清,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5
【正】 “实践——认识——实践”的图式,包含着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层次:“实践——认识“、“认识——实践”。前者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者就是所谓改造世界。认识世界...
[期刊论文] 作者:李述一,陶远华, 来源:科技进步与对策 年份:1986
【正】 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这场新技术革命,发端于发达国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基础是传统经济、传统技术.然而,发达国家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波"不可避...
[期刊论文] 作者:李联先;李述一, 来源:求索 年份:1989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天才萌芽”。不仅要用人的实践去理解和解释包括人的认识、理论在内的整个人的意识现象,还要用人的实践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贯彻这一文献始终的基本思想。 随着马克思......
[期刊论文] 作者:吴志铭;李述一,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6
现代实践观实际上已经把实践分成了两个方面,一是实践的“硬件系统”,一是实践的“软件系统”。所谓实践的“硬件系统”,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要素体系,它包括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工具)和实践对象。所谓实践的“软件系统”,即指实践诸要素的结合方式,亦即是......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7
李述一、吴志铭在《传统实践方法向现代实践方法的转变》一文(八七年三月三十日《光明日报》)中指出: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实践要素正发生着变革,必然地,这个要素的结合方式——实践方法也随之发生从传统到现代的重大转变...
[期刊论文] 作者:杨宏飞,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88
本刊1988年第2期刊登的李述一《文化无意识》一文,引起了读者的关注,我们陆续收到了一些来信和来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