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4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晶,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7
李春青教授的《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是令人感到学术清醒的力著。据我所知,李春青教授近年来在学术研究和研究生教学中都是以反思的立场来面对文学理论的诸问题的。这部著作,无疑是这种反思的成果了!...
[期刊论文] 作者:毕来德,,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8
李春青教授对于连的辩护,我很赞成。我也是从于连对一些中国传统概念的分析得到了启发。比如,我在《中国的书写艺术》一书中就参考了于连对“文”这一概念的深刻见解,同时对诸如...
[期刊论文] 作者:赵新,赵雪峰, 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2018
李春青先生是当代文艺理论研究名家,数十年坚持以理论研究为学术志业,勤心穷理,深造自得,特别是多年以来一直倡导和实践"中国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界颇具影响力。此文反思...
[期刊论文] 作者:闵靖阳,,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6
李春青先生观点独到:当...
[期刊论文] 作者:史钰,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21
李春青是我的老师。由于论文撰写的缘故,我对鲁迅的著作开始了重读与细读,对那篇于中学就已学过的《藤野先生》有了新的领悟,尤其对鲁迅之于其师的深情厚意有了更加真切的共鸣。...
[期刊论文] 作者:赵勇,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20
各位老师、各位朋友、各位同学:rn当我得知李春青老师今年退休的消息时,我的第一感受是有些伤感.1999年我来北师大,跟随童老师读书,至今已整整二十个年头.头三年,李老师是老...
[期刊论文] 作者:刘长星,, 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在长期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过程中,李春青教授一直倡导中国“文化诗学”的研究路向。他逐渐丰富了“文化诗学”的理论内涵,而且通过自己的研究实践,证明了这种阐释方法的可行性与有...
[期刊论文] 作者:陶水平,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中国古代文化诗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读李春青《乌托邦与诗》□陶水平以往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包括文学观念的研究,大体上是沿着两个方向进行的:一是从具体文化现象中归纳出有普...
[期刊论文] 作者:田忠辉,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02
《文艺争鸣》杂志2001年第3期发表了李春青先生的文章《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同年在该刊第6期发表了曾庆元先生的争鸣文章《也谈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合法依据”》。李文...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青,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8
从人学价值到诗学价值──论苏辙“养气说”的深层含蕴李春青在蜀学系统中,苏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的人格理想、学术旨趣、诗学观念与其父兄有相近相通之处,也有其个人的特...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青,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6
论儒学体系中的“乐”范畴李春青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极为重视对个体精神境界的建构。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有相当部分可以称为“境界文化”。概而言之,道家的境界是“虚”与“静”...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青,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95
重建“为己之学”李春青我们如何面对古人?古代学术文化人已沉潜的价值功能如何进入我们的文化语境从而为今日之文化建构注人活力?这是当前“传统文化热”、“国学热”中最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青, 来源:求索 年份:1994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李春青随着商品经济与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大众文化”问题日益受到当今知识阶层的关注。在电影、电视、录像带、录音带以及触目皆是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青, 来源: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1994
文学应该“入主”大众文化李春青在势不可当的大众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文学应如何安顿自身呢?是汇入大众文化之流,还是保持自身高品位的精神品格?当代文学的确面临艰难的抉择。在西...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青,,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06
李春青认为,儒家文化并非不可分割的整体,既有其精华,又有其糟粕。对于今天我们应该做的首先是根据儒学自身的复杂性与我们的现实需求去分析它,然后以“择善固执”的态度去实...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青,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论“时”——兼谈儒家处世之灵活性李春青在儒家思想系统中,“时”是一个重要概念。它不仅表现着既儒家士人对外部世界的一般认识,而且体现着儒家一种灵活的处世原则。因此,这个...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青,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1996
主持人的话李春青何为阐释?是对阐释对象固有特性与内涵的认知性揭示。还是对真价值之维的评价性认同?阐释活动的运作指向是对象的本真性.还是主体话语系统的建构?阐释的结果是对...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青,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6
在人格与诗境相通处──论中国古代诗学的文化心理基础李春青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诗学研究的一个前题性问题,即诗学观念生成的主体心理依据以及价值论基础发表一点见解,探讨中国...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青,,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儒家人格境界向文学价值范畴的转换李春青中国古代士人对人格境界的追求恰如西方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一样执着。作为士人阶层精神文化主要代表的儒家,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明...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春青,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1995
粗俗化与文人心态李春青大约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语言出现了粗俗化的倾向。这种倾向90年代以来表现得尤为明显。现在,以往那种精雕细刻、诗情画意的文学语言己很少见到了。如果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