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李庆本,男,1965年10月生于山东省莱州市。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93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文艺美学专业)。1999年10月被聘为教授,2003年8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学萍,,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4
李庆本教授的英文新著,立足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语境,在时间与空间统领下,以中国文化主体身份深入探讨了中西文学与美学关系的研究方法与实践问题,并提出超越中/西、古/今二...
[期刊论文] 作者:张圣华, 来源:神州学人 年份:2003
李庆本,男,文学博士。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比较诗学的研究,也致力于中国文化、学术思想的研究。2002年获...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6
当代浪漫主义的终结李庆本中国当代美学是从1976年开始真正确立的。从整体上看,文革“伪古典主义”的解体,导致出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在新时期对峙发展的局面,前者的产生以刘心武...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8
国学研究中知识与价值二元论李庆本梁启超在《治国学的两条大路》一文中曾将国学研究区分为“文献的学问”与“德性的学问”两类。不过从整体上看,梁启超并没有很好地实践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8
从传统到现代李庆本或许是出于学科建设的需要,一般教科书都把1919年的“五四”看成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圣诞”之日,由此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便产生了一条分水岭。研究者也乐意以古代...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文化学刊 年份:2004
李庆本在2008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第16版撰文指出,所谓跨文化阐释,就是从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本向另一种文本、从一种能指向另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张建智, 来源:肝胆胰外科杂志 年份:1994
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28例报告天津市天和医院外科李庆本,张建智胆管囊性扩张症是一较为罕见的先天畸型,1978~1991年我科共收治28例,均经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8例。...
[期刊论文] 作者:曾繁仁,,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李庆本与吴慧勇两同志所编写的《欧盟各国文化产业政策咨询报告》一书即将出版,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及时、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景华, 来源:美育学刊 年份:2019
长期以来,在比较文学、比较美学以及比较文化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个根深蒂固的“中西二元论”的研究模式,这一模式又是与“古今二元论”联系在一起的。“中”与“西”本来表示...
[报纸论文] 作者:朱睿达,, 来源: 年份:2004
李庆本教授长年深耕于中西比较诗学和美学研究领域,致力于建构跨文化阐释理论体系。从早年的《跨文化视野:转型期的文化与美学批判》,到《跨文化美学:超越中西二元论模式》《跨文...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大庆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李庆本在《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撰文指出,因特网新媒体打破了第一媒介时代以少对多的交流方式,使多人对多人的交流成为可能,文学生产与消费的过程也因此成为一个双向去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2
国家形象与文化传播有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是一种简单对应关系,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接受者往往基于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甚至虚构信息来建构一个国家的形象,具有很大的想象性。这...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3
马克思提出的"文学生产"理论在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伯明翰学派那里得到了不同的阐释和发展。法兰克福学派侧重强调文化媒体、文化生产对大众的操纵和控制,而伯明翰学派则...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朱迪斯.巴特勒的后女性主义理论从质疑和重写以波伏瓦为代表的女性主义理论入手,在消解了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差异性后指出,历来的社会性别都是基于生理性别而建构的,这就道...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12
跨文化审美欣赏的四个维度是指艺术作品的文化—作家世界观,文化—审美偏爱,形式的内容和符号价值。由于存在文化的差异性,我们在欣赏其他民族的艺术作品时,会面临许多困难。...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10
从1964年伯明翰大学成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算起,伯明翰学派在4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学术思潮和知识传统,对世界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伯明翰学派在阶...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9
跨文化研究的三维模式是相对于中西二元论模式而言。在中西二元论模式中,中西文学被看成是两个相互隔离的异质实体,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被简化为A影响B的线性平面关系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15
本文以王维的《山居秋暝》及其五个英译本为透视焦点,从中国禅宗与西方身体美学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解读。为了展现出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跨文化联系与阐释,本...
[会议论文] 作者:李庆本,, 来源: 年份:2004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美学在我国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主要标志是:(1)有学术价值和理论创见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2)老、中、青三代相结合的合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