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日用化学工业 年份:2010
我国著名的胶体与界面化学专家,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干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5月28日在济南逝世,享年72岁。...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日用化学品科学 年份:2010
我国著名的胶体与界面化学专家,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干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5月28日在济南逝世,享年72岁...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干佐,刘少杰, 来源:日用化学工业 年份:1995
分子有序组合体的内聚能理论和应用(五)外界因素影响和溶致液晶的形成山东大学化学院李干佐,刘少杰,隋卫平(济南250100)1外界因素对R值的影响R方程(3.1)中的值反映亲水内聚能和亲油内聚能的比值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荣,李干佐,刘木辛, 来源:日用化学工业 年份:1994
分子有序组合体的内聚能理论及其应用(二)内聚能理论扬州大学师院化学系郭荣,李干佐,刘木辛(扬州225002)内聚能(CohesiveEnergies)是描述表面活性剂、油、水所构成体系中,各种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期刊论文] 作者:郝京诚,汪汉卿,石元昌,李干佐,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1997
微乳液催化苯乙烯聚合反应1)郝京诚汪汉卿2)(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石元昌李干佐(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所济南250100)关键词微乳液催化苯乙烯聚合微乳液[1]是油、水、表面活...
[期刊论文] 作者:马成松,李干佐,石元昌,汪汉卿, 来源:分子催化 年份:1997
微乳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催化活性马成松李干佐石元昌(山东大学化学院济南250100)汪汉卿(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微乳液超氧化物歧化酶催化活性分类号O643.32在生物细胞内...
[期刊论文] 作者:任学贞,李干佐,王弘立,翟立民,隋卫平,徐欣艳,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1995
荧光探针法测定甜菜碱cmc的研究任学贞,李干佐,王弘立,翟立民,隋卫平,徐欣艳(山东大学化学系,济南,250100)关键词甜菜碱,芘,临界胶束浓度Ekwall等[1]发现,表面活性剂的溶液能够增溶多环芳烃并发射较强的荧光...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干佐,, 来源: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干佐,, 来源:国际学术动态 年份:1999
第72届胶体和界面科学会议于1998年6月21~25日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召开。与会的近500人来自20多个国家,提交论文540篇。中国有2人参加,会议反映出近年来胶体和界面科学进展动态...
[会议论文] 作者:李干佐, 来源:2002国际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会议 年份:2002
本文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和石油生产中的应用,介绍了钻井过程中使用的钻井液起泡剂、乳化剂、润滑剂等表面活性剂;采油过程中使用的驱动剂、堵水剂等表面活性剂....
[期刊论文] 作者:陈国华,李干佐, 来源:海洋环境科学 年份:2000
利用天然混合羧酸与聚氧丙烯醚以适当比例混合,以乙醇为溶剂制得新型集油剂,燃点88.7℃,对于柴油、原油膜有优良的集油性能。QS=1集油剂在55cm长的水槽中,使水面柴油膜收缩距离达44.0~50.8cm,维持时间大于......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科学(B辑 化学) 年份:2002
题 目 作者 期三元复合驱低浓度体系相行为及中间混合层结构分析………牟建海李干佐廖广志 黄 丽赵孔双 l2.蒽醌磺酸三重态与高聚鸟嘌呤核苷酸相互作用的激光光解……………...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干佐,徐军, 来源: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年份:2004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其作用原理.并根据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质,说明了表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和生产中的作用及其泡沫的应用情况....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干佐,徐健, 来源:日用化学工业信息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干佐,杨博, 来源:日用化学工业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方,李干佐, 来源:化学学报 年份:1997
测定了十二烷基磺酸钠/正戊醇/水体系的相图,小角X衍射方法测定相图中液晶区的结构.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整个液晶区均为层状液晶;液晶层间距随水含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正戊...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干佐,隋华, 来源:日用化学工业 年份:1999
根据美国71届胶体和界面科学会议论文,评述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学科发展趋势,介绍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李英,李干佐,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1998
测定了无机盐,单元及多元醇,有机酸及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3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C12H25(EO)m(PO)nH(LS36,m=3,n=6;LS45,m=4,n=5,LS54,m=5,n=4)浊点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干佐,沈强, 来源:油田化学 年份:1999
本文是一篇专论,介绍了天然混合羧酸盐的原料(油脂下脚料)界面活性及抗二价离子的能力,简述了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配方筛选方法,介绍了针对我国不同酸值原油研制的含天然混合羧酸盐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干佐,田根林, 来源:油田化学 年份:1999
针对酸值为0.1mgKOH/g的大庆原油,通过相态研究和界面张力测定进行配方初选,通过稳定性测定进行配方调整,得到了以天然混合羧酸盐SDC为表面活性的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1.2%复碱(质量比1:1的Na2CO3+NaHCO3)+0.6%SDC-5+0.5%植物胶(苎麻胶)+0.16%HPASM(B-P-7)。......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