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席如,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份:1998
门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产生机理李席如综述吴金生,何泽生审校尽管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高动力循环这一病理生理现象已有40余年,但其发生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引起高动力循环的因...
[期刊论文] 作者:刘蕾,李席如,, 来源: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年份:201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欧美国家及我国大中型城市的调查中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1,2]。近年,保乳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席如,李荣,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2007
近年来乳腺癌的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热点[1-2 ].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米兰肿瘤研究所首先用于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一些不可切除的经化......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生,李席如, 来源:华人消化杂志 年份:1998
门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PHT)是以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为特点,以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呕血、黑便、腹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症侯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约......
[期刊论文] 作者:秦洪真, 李席如,, 来源:医学与社会 年份:2009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越来越规范,但我国的很多地区过度治疗仍然广泛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医生自身因素、患者因素等。过度治疗需要全社会一齐努...
[期刊论文] 作者:李席如,何泽生, 来源:华人消化杂志 年份:1998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时肝外门脉系统血管结构成分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15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动静脉和9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脾动静脉,分别作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胶原纤维染......
[期刊论文] 作者:胡华宇,李席如,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份:2020
动态增强磁共振(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的软组织分辨能力较高,且无创、无辐射,能提供病灶血供分析,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乳腺疾病...
[期刊论文] 作者:胡华宇,李席如,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年份:2020
乳腺疾病是影响女性健康的常见病,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近年来乳腺疾病在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诊疗的基石仍是手术,传统手术创伤面积较大且影响乳房...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生,李席如, 来源: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1997
确定人肝癌细胞合成释放内皮素与否;探讨外源性ET-1对培养的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肝癌细胞(HCC9204和SMMC7721)培养液中ET-1含量;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和液体闪烁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吴金生,李席如, 来源:新消化病学杂志 年份:1997
探讨门脉高坟症血管反应怀变化与一氧化氮的关系。采用部门门静脉结扎大鼠为模型,研究加和不加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两种情况下,离体腹主动脉条对不同浓度的氯化钾......
[期刊论文] 作者:李席如,何泽生, 来源:新消化病学杂志 年份:1997
了解门脉高压鼠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意义。以部分门静脉结扎大鼠为模型,在部门静脉结扎有假手术组大鼠术后2周取门静脉血和周围静脉血,采用荧光分析法测量NO^-2含量反应NO水平。门脉......
[期刊论文] 作者:李席如,吴金生, 来源:华人消化杂志 年份:1998
内皮素(ET)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缩血管活性多肽.在肝硬变门脉高压时其血浆浓度有升高和下降两种相互矛盾的报道[1].我们采用RIA法测定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门脉血和外周血ET1浓度,并对其在肝......
[期刊论文] 作者:泰洪真,李席如, 来源:医学与社会 年份:2004
目前乳腺癌的治疗越来越规范,但我国的很多地区过度治疗仍然广泛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医生自身因素、患者因素等.过度治疗需要全社会一齐努力...
[期刊论文] 作者:李席如,吴金生, 来源: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马春曦,李席如, 来源:人民军医 年份:2004
20 0 0年 6月以来 ,我们用微波烧灼后再行扩张、放置内支架治疗重度食管狭窄 37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7例中 ,男 31例 ,女 6例 ;年龄 38~ 79岁 ,平均 5...
[期刊论文] 作者:马冰,李席如,王洋,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2007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是乳腺外科一种新的微创技术,最初用于乳腺组织活检,目前已被逐渐应用于乳腺良性肿块的切除。我科自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共对88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施行...
[期刊论文] 作者:刘蕾,李席如,张瑾, 来源: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20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39例接受TE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前肿瘤穿刺组织进行IGF1R表达及ER表达检测,分析IGF1R和ER表达与化疗疗效达到病......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一琼, 李席如, 李荣,, 来源: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年份:2008
[期刊论文] 作者:刘梅,李席如,杨俊兰, 来源: 年份:2009
为了进一步提高乳腺癌诊疗水平,真正使乳腺癌的治疗做到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解放军总医院于2008年初成立了“解放军总医院乳腺癌学术沙龙”。这一“民间组织”,包括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放疗科、超声科、钼靶室、MRI室,由各科室专门从事乳腺疾病的专家组成,它......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君,晋援朝,李席如, 来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4
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这些并发症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延长住院时间,并延误后期治疗.为减少此并发症,2000年-2003年,我们对8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