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则挚,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4
抑郁症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假说认为,BDNF减少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恢复可能与抗抑郁治疗有关.该理论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新证据证明.BDNF...
[学位论文] 作者:李则挚,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2012
背景和目的:尽管过去几十年中,对于抗抑郁药物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然而抑郁症病因仍不明确,其生物学标记物至今仍难以确定。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中枢神经免疫反应,尤其是细...
[会议论文] 作者:李则挚, 来源: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 年份:2013
背景:尽管过去几十年中,在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方面取得很大的进展,然而抑郁症病因及生物学标记物至今仍不清楚.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神经免疫系统、尤其细胞因子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找到一个与抑郁症病因相关的细胞因子犹如大海......
[期刊论文] 作者:李则挚, 方贻儒,, 来源: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2010
对亚综合征抑郁的研究进行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李则挚, 洪武, 方贻儒,,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10
抑郁症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假说认为,BDNF减少在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恢复可能与抗抑郁治疗有关。该理论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新证据证明。BD...
[期刊论文] 作者:李则挚, 张晨, 方贻儒,, 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年份:2013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因其高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和疾病负担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虽然对于抑郁症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
[期刊论文] 作者:李东平,李则挚,肖世金,,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17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中期妊娠孕妇25-羟维生素D正常参考区间。方法 ·将4 969例中期妊娠孕妇分为高龄孕妇组(年龄≥35岁,554例)和非高龄孕妇组(年龄〈35岁,4 415例);另设...
[期刊论文] 作者:李则挚,张晨,方贻儒, 来源: 年份:2012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及高致残率等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成为当今全球最主要的精神卫生问题之一[1]。对于抑郁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虽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其病因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有学者在2000......
[会议论文] 作者:汪作为,李则挚,方贻儒, 来源:2014年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学术年会 年份:2014
[期刊论文] 作者:彭文芳,黄珊,易正辉,李则挚,, 来源: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年份:2013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皮质醇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量表评估72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及78名正常对照者的神经认知功能...
[期刊论文] 作者:于龙娟, 毛燕君, 彭瑾, 李则挚,, 来源:护理研究 年份:2014
[目的】研究经培训过的照料者对脑卒中吞咽困难病人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纳入112例脑卒中伴中重度吞咽困难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到训练组和对照组各56例,训练30d;......
[期刊论文] 作者:乔丽旻,李则挚,陈昊,张晨,孙守军,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份:2011
目的分析正常老化与痴呆在认知功能和生活功能变化模式的区别。方法对社区正常老人(NC)、AD、VD三组共131例,入组和随访24个月后进行MMSE及ADL评估。结果①随访前后三组病例的M...
[会议论文] 作者:汪作为,李则挚,高克明,方贻儒, 来源: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汪作为,李则挚,高克明,方贻儒, 来源:2014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4
[期刊论文] 作者:郝勇,朱宣,李则挚,侯晓军,管阳太,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年份:2013
【正】神经系统疾病复杂多变、疑难病例多,其诊治讲究根据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进行定位、定性诊断,辅检在此过程中起到验证定位、定性诊断,提供额外诊断线索和评估病情的重...
[期刊论文] 作者:金志兴, 粟幼嵩, 乔颖, 李则挚, 潘桂花,,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2012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合并内观疗法治疗抑郁症残留症状的疗效。方法 60例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单用文拉法辛治疗6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凡, 张晨, 李则挚, 李豪喆, 方贻儒,,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16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rs10178202和rs2272205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抑郁症及伴随焦虑症状的关系。方法提取中国汉族585例抑郁症患者(病例组)和658名健康对照者(对照...
[期刊论文] 作者:陈红英,李则挚,谢茹韵,黄克,易正辉, 来源:四川精神卫生 年份:2011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阳性症状与外周血5-HT3AmRNA受体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新型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提供疗效依据。方法对36例首发未服...
[会议论文] 作者:李世旭,朱德生,张懿,管阳太,李则挚, 来源:2015第十五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 年份:2015
[会议论文] 作者:张懿,朱德生,李则挚,李世旭,管阳太, 来源:2015第十五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 年份:2015
目的 炎症反应是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关键因素.小胶质细胞作为脑内重要的免疫细胞,正常情况下处于静止状态,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从静息状态快速转向激活状态.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对缺血后的炎症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潜在分化为星形胶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