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7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1995
犹太民族的哀歌──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李乐曾纳粹德国大规模集体屠杀犹太人的暴行,是现代史上最惨痛的人类悲剧。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描述的是这一悲剧中的一个真实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1997
德国对华政策透视李乐曾内容提要受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新亚洲政策推动下的德国对华政策在人权问题上出现了危机。如何在亚太地区,特别是在中国实现德国经济、政治及安全的长远...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1996
关于“Reparation”一词的使用问题李乐曾《德国研究》杂志1996年第1期上发表了杨德利《关于德国的战争赔偿问题》一文。文章对德国战后实施战争赔偿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同时也就德国方面在正...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1997
米歇尔太太的中国情结李乐曾米歇尔太太祖籍瑞士,出生于印度,到中国传教七年,此后定居德国。去年11月,米歇尔太太魂归天国,弥留之际,她仍眷恋着中国,怀念那段魂系梦绕的岁月。对一个享...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世界历史 年份:1994
赛克特在华活动述评李乐曾汉斯·冯·赛克特(1866-1936)两次应蒋介石邀请到中国活动,并在1934年4月至1935年5月担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蒋介石德国总顾问。...
[期刊论文] 作者:俞宙明,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2004
中国德国研究会致同济大学德国问题所、《德国研究》编辑部尊敬的李乐曾老师并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德国研究》编辑部:惊闻我国一代科学巨匠、著名教育家李国豪教授仙逝,我...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肖友瑟,,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2007
欢庆百年同济校庆之际,德国问题研究所李乐曾教授广览中德文献资料,搜集中德档案及私人珍藏,以缜密的取证和科学的分析,撰就《德国对华政策中的同济大学(1907-1941)》一书,梳...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自由贸易,进而发展为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这为近代西方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活动开辟了新时代。19世纪初至鸦片战争前,较早来到中国而...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国际展望 年份:1993
不久前,德国东部小城巴德克兰的火车站台上响起了激烈枪声。在德国警方与边防特种部队的联合国捕行动中,德国红军派校心成员格拉姆斯开枪拒捕。枪战中格拉姆斯打死一名...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正】 1918年至1924年之间,孙中山领导南方政府开展积极的对德秘密外交,其目的主要是在政治上建立中(南方政府)①-德-苏三方同盟,在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上争取德国的帮助,...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2009
1938年春国民政府任命朱家骅为赴德特使。本文通过对这一计划的起因、过程以及朱家骅赴德工作纲领的阐述,分析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及对德友好人士在对德方针上立场的异同,探讨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98
近年来史学界开展了对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的研究。①在论及这一时期纳粹德国远东及对华政策的特点时,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对华政策上“一直处于一种不稳......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1997
在对待二战历史问题方面德国经历了与日本完全不同的过程。两国在这一问题上形成鲜明反差的原因,不仅应该在战胜国对德、日两国的占领政策及两国战后的政治发展中,也应该在二战......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1997
近代史上德国新教和天主教教会都曾派遣传教团来华活动。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充当德国对华政策工具的同时,传教团通过开办学校和医院扩大传教活动,它对西方科技的输入和中外文化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2008
德国大联合政府的对华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本文试图以新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为引导,阐述默克尔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国内因素,重点为联盟党的对华政策...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近年来史学界开展了对30年代德国对华政策的研究。在论及这一时期纳粹德国远东及对华政策的特点时,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这一时期希特勒在对华政策上“一直处于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00
十九世纪末期,德国在经历了资本主义急速发展阶段之后跻身于列强瓜分世界的行列,出兵侵占胶州湾是德国进入帝国主义全盛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俾斯麦大陆政策背景下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乐曾,, 来源:德国研究 年份:2003
德美关系因伊拉克战争而陷入深刻危机。文章试图在跨大西洋关系的框架内探讨危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分析德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