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9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3
大安市第一中学校长 朱靖华1994年8月走马上任的大安一中校长朱靖华的办学实践中,他将“科研兴校”的理念化解为四句话:“抓住一个根本,突出两个重点,坚持三个原则,采取四点...
[期刊论文] 作者:饶学刚, 来源: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本文着重从东坡文化的弘扬、东坡学说的探讨、东坡在史学上考证的贡献这三个方面,论述了朱靖华专著《苏轼论》的历史贡献,指出苏东坡是一位旷世无双的全能文士,对中国传统文化有...
[期刊论文] 作者:冷成金, 高云鹏,,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朱靖华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在苏轼研究上造诣颇深。《朱靖华古典文学论集》一书以"用学术论文为东坡作传"为核心目的,注意把苏轼放在文学发展史中进行论述...
[期刊论文] 作者:饶学刚,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1996
《苏轼新评》(中国文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系朱靖华先生《苏轼新论》(齐鲁书社1983年出版)的姐妹论著。...
[期刊论文] 作者:朱靖华, 来源:当代韩国 年份:1996
中韩两国的寓言传统朱靖华一寓言,作为一种象征型艺术(黑格尔语),它是具有简洁故事形象的高级比喻形态。它的“以形见理”、“语义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艺术方式,和它蕴含...
[期刊论文] 作者:朱靖华,,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年份:1994
略说宋诗议论化理趣化朱靖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对于唐诗与宋诗的区别,历来已有定评。唐诗重性情,以形象韵味取胜;宋诗重说理,以议论理趣见长。所谓宋诗的“议论化”,是指诗的艺术...
[期刊论文] 作者:朱靖华, 来源:当代韩国 年份:1997
柳晟俊《王维诗比较研究》序●朱靖华韩国外国语大学东洋大学院院长柳晟俊教授,是韩国当今著名的唐诗研究专家,也是中韩文化交流的积极开拓者。他的勤奋耕耘、敏捷善论的才能,早...
[期刊论文] 作者:朱靖华, 来源:语文学刊 年份:1996
中、韩文化交流的多才使者──成元庆教授朱靖华韩国建国大学校过去我没到过,但她的声誉和业绩,却早日植根在我的脑海中。因为建国大学校拥有像成元庆教授这样一批一流的专家学...
[期刊论文] 作者:姚玉光, 来源: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5
“自裁”本有“自我约束”之义,并非杜撰宋徽宗崇宁五年自杀的惊人史料;《声声慢》中无论是“晚来风急”,还是“晓来风急”,都与“终风且暴”无关;《感怀》诗“公路可怜”中...
[期刊论文] 作者:马增芳,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1999
朱靖华、麻守中选注的《历代书信选》是一部好书,但其中的几个注释不对,提出来请注者再思。 一、“余庇”“遽” 王若虚《答张仲杰书》的结尾写道:“远依余庇,大小幸安,...
[期刊论文] 作者:曾枣庄,,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0
朱靖华同志说:“当‘...
[期刊论文] 作者:王敏敏,王庆,马燕, 来源:当代贵州 年份:2009
王天玺、张象枢、单光鼐、薛永应、陈厚义、吴祖平、徐静、蒋天才、朱靖华...
[期刊论文] 作者:马天娇, 来源:神州 年份:2018
自20世纪80年代始,学者们对于苏轼“和陶诗”的研究开始兴起,如王水照、朱刚的《苏轼评传》等作品在对苏轼的生平叙述中提及到了苏轼“和陶诗”.单列章节讨论的有朱靖华《苏...
[期刊论文] 作者:达晖,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1980
最近读到朱靖华同志《一个充满矛盾而易遭误解的作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1辑)一文对郁达夫一生所作的评价,颇受启发。但文中提到“郁达夫十六岁(一九一...
[期刊论文] 作者:饶学刚, 来源:甘肃社会科学 年份:1996
由孔凡礼、邱俊鹏、朱靖华、蔡万江任顾问、陈光任编委会主任、李增坡任主编、邹金祥任副主编的地方文献专著《苏轼在密州》已由齐鲁书社于1995年出版发行了。这是“诸城市一...
[期刊论文] 作者:安熙珍,, 来源:中国苏轼研究 年份:2016
第一,孔凡礼、朱靖华二位先生的论证具有一定的立足点。历史背景和前后条件,固然非常重要,两位先生拿种种旁证...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星魁,, 来源:山东食品发酵 年份:2002
据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靖华先生考证,苏东坡就是饮了当时密州...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86
朱靖华提出不同看法(见《徐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苏轼的豪放词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期刊论文] 作者:鲍延毅,, 来源:出版工作 年份:1990
【正】 苏东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全能作家,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寓言作家。他的丰富多采的散体、诗体寓言作品,均堪称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它们一向散存于...
[期刊论文] 作者:杨瑰瑰,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20
(曾枣庄《苏轼评传》,四川人民出社,1984年)其二,如朱靖华认为,苏轼此时贫病交加、沉冤莫白而灰心丧志,但游玩蕲水清泉寺时,发现兰溪水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