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4
本文试图以北宋理学家吕大临的思想的个案分析为例,探讨儒家伦理道德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文章通过对吕大临思想中的“性”、“仁”、“理义”、“天理”、“时中”等观念的解...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5
宋明理学的两个最主要和最有影响的派别是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和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学派。这两个学派的不同固然显著,然而,这两个学派的互动现象在历史上...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06
该文通过对历史上儒家学者在“为己之学”上的论述进行考察与分析,并联系康德对道德之自律与自由的讨论,试图揭示和阐发儒学作为“为己之学”的内涵及其意义,以期深化人们对...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论题对韩愈与佛教之关系的三个方面作一分析和说明:1.韩愈作为中唐儒学复兴的主将以排佛著称,但他所倡导的儒学思想则可以说是在佛教思想的刺激与启发下逐渐形成的;2.韩愈是...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性与天道"问题是北宋理学兴起过程中理学家们普遍关注的主题,本文由考察北宋时"性与天道"问题提出的背景入手,分析张载、吕大临师生俩在"性与天道"问题上的探讨,同时也试图...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1
文章在辨析并说明朱子性理学的内在义理和逻辑的背景下,试图对朝鲜时代几位重要儒家学者的朱子性理学诠释及其著名的“湖洛之争”作一分析和讨论,以期对朱子所谓的“心”及其相......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吕大临是北宋理学中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物,他先是张载弟子,后为二程门人,其为人为学由关学、洛学所共同促成。本文在对吕大临的思想略作介绍的基础上,试图将其思想置诸牟宗...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1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学术传统的重要奠基者,他的学术成就的取得不仅与他早年所打下的深厚扎实的国学根柢有关,而且更与他对西学的广泛深入的接触和吸收分不开。正是他这种广博、深......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0
上世纪初,梁启超发表了题为《新民说》的系列文章。分析梁启超在这一系列文章中从批判儒家伦理到重视儒家伦理的转变,考察儒家思想在一百年来所遭受到的质疑、批判和粗暴对待...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10
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学派是宋明理学中最主要和最有影响的派别之一。伴随着建国六十年来的风风雨雨,陆王心学研究走过了一条坎坷而又曲折的道路。对此时段的研究历...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05
吕大临是北宋理学中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人物,他先是张载弟子,后为二程门人,其思想不仅兼具关学和洛学之特点,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架构和型态.本文在对吕大临的思想略作介...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1
“性与天道”问题属于道德形而上学,在北宋儒学的兴起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成了儒家学者们普遍关心的话题。张载之所以被视为理学的奠基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性与天...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05
刘清平先生认为:由于儒家伦理既把血亲伦理规范亦即孝弟作为一切道德行为的本根基础,又赋予它以至上性,故导致了儒家伦理的重私德而轻公德的弊端。本文拟将刘先生这一观点以及其他相关看法置于传统儒家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中来作一探讨,以期能对儒家在有关该问题上的观......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性与天道”问题是宋代理学奠基者们所致力探讨的核心问题。在“性与天道”的探讨中,张载与吕大临以性善之性亦即仁义之性为中介将天道、天理与儒家的价值原则和人伦规范联系......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哲学评论 年份:2006
近几年来,刘清平先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儒家伦理的文章①,旨在对儒家伦理所蕴含的深度悖论和致命弊端作一检讨,他在这些文章中所反复申述和论证的一个基本论点是:由于儒家伦理...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哲学评论 年份:2013
在儒学鼎盛长达500年之久的朝鲜时代(1392-1910),不仅名儒辈出,而且还有过几场与朱子性理学关联甚深的理论论争,其中影响颇大的论争有“四七之辩”和“湖洛论争”,这两场论争...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05
一  我们知道 ,儒家是以“仁”或道德“心”“性”作为伦理道德的本原根据的 ,那么 ,深受科学思维影响的现代人则可能会问 :“仁”或道德“心”“性”究竟是什么 ?孟子的回...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6
张载(1020-1077),字子厚,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幼时父亲卒于涪州任上,家贫无力归里,遂侨居眉县横渠镇。因久居横渠讲学关中,世称横渠先生,其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
[期刊论文] 作者:文碧方,WENBi-fang,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期刊论文] 作者:邓妍,文碧方,,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16
当前我国婚姻伦理建设面临巨大挑战,主要表现为婚姻法理化趋势明显、婚姻失范问题严重、婚姻素养缺失明显。通过对《礼记》婚姻观进行重新阐释,可为当前婚姻伦理建设提供新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