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6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华北国土资源 年份:2015
5月13日,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山西省观赏石协会会长沙凤英带领勘察专业人员徐朝雷、阴志宏一行专程前去昔阳大寨勘察。当天,昔阳县国土资源局有关领导,昔阳县石根文化协会会...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 来源:中国区域地质 年份:1987
滹沱群究竟是震旦下部地层,还是独立于震旦之前的地层?争论焦点之一在于滹沱群上下时限认识不同。目前滹沱群上限有1700Ma与1900Ma之争,下限有2000Ma、2300Ma及2500Ma三种不...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 理想,,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年份:2009
【正】 山西壶关太行大峡谷,东起林州市的合涧,西止壶关县的东井岭,全长45公里。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这里不仅存有原生态的植被地貌,还有古生界寒武系裸露的底层...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忻,徐朝雷, 来源:山西地质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张忻, 来源:山西地质 年份:1993
[会议论文] 作者:徐朝雷;张忻;,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全国显微构造与组构学术讨论会 年份:1984
应用了岩组中石英晶体应力位分析法对五台山区早前寒武纪的迭加褶皱进行了研究。通过5个不整合面上的14个岩组及五个构造层的32个岩组资料分析发现、铁堡、甘泉、探马石、金...
[期刊论文] 作者:武铁山,徐朝雷,,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82
“吕梁运动”系由李四光1939年提出的“吕梁革命”演变而来的。当时李四光根据德日进,在吕梁山北段静乐县西马坊到岚县间的鸡儿堉附近(图1),所看到的寒武系紫色页岩之下的石...
[期刊论文] 作者:刘成如,徐朝雷, 来源:华北自然资源 年份:2020
捕掳体年龄必定大于侵入体年龄,变质碎屑岩中的某些锆石是变质作用产生的新生锆石,碎屑锆石圴应有来源及出处,不能凭空产生。文章通过分析五台山区已有包体年龄及变质沉积碎...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越瑞根, 来源: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年份:1997
滹沱河上游,代县太和岭口村附近发现新构造中,主干断裂发育在基岩山岭本与第四系之间,断面倾角较缓且略呈上陡下缓趋势。正断层的下降盘出现反向牵引的背斜和反向正断层,它不着断......
[期刊论文] 作者:刘成如,徐朝雷, 来源:华北自然资源 年份:2019
滹沱系中SHRIMP法锆石年龄,是地质体经历不同时期不同地质作用的反映。文章通过分析滹沱系已有迅谱年龄,结合滹沱系的火山喷发、岩浆侵入、变质及沉积先后顺序,确立了滹沱系...
[期刊论文] 作者:刘成如,徐朝雷, 来源:华北自然资源 年份:2019
五台群两分,上部高凡亚群,下部台怀亚群,撤消石咀亚群。台怀亚群只有一个含铁层位,下部金岗库组等于文溪组等于柏枝岩组,上部庄旺组等于杨柏峪组等于芦咀头组+鸿门岩组。台怀...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徐有华, 来源:中国区域地质 年份:1994
涑水杂岩的归属和宋家山群的地层对比是中条山区变质岩系的两大基本问题。经野外对各套岩系的变形变质期次、接触关系性质的重新认识,初步查明流水杂岩是绛县运动及其后热事件......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宋春玲, 来源:中国区域地质 年份:1999
五台群地层呈东西向分布在恒山东段中部,其北为高角闪岩相的恒山片麻杂岩,两者岩性呈渐变过渡关系,由此萌发出片麻杂岩是五台群地层部分熔融而来的思路。经过填图实践,总结出地层......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徐有华, 来源: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年份:1985
吕梁群和界河口群分别是吕梁山区太古宙的上下两套地层。笔者于1983年在吕梁群的青杨沟组底界找到它与下伏横尖组之间的不整合面,确认娄烦城南的吕梁群与城北一样,都是南东老...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范嗣昆, 来源:地球化学 年份:1991
根据三条Pb-Pb等时线和三个锆石的U-Pb年龄,参考已有年代学数据,结合最新的区测成果,认为五台群内部不存在不整合,只经受一次构造-岩浆-变质作用。绿片岩和角闪岩是区域变质...
[会议论文] 作者:徐朝雷;徐有华;, 来源:全国推覆构造及区域构造学术研讨会 年份:1985
五台山区五台群的三个构造层分别代表着三期强烈的构造运动,且均为不整合面为其特征。下部石咀亚群是角闪岩相的变质地层,底部板峪口组为石英岩类大理岩,它与下伏龙泉关群之间被......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徐有华, 来源:地层学杂志 年份:1986
《山西的五台系》专题小组在山西省地质研究所、长春地质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山西区调队一比五万四分队、二分队等配合下,1979年起对五台山、太行山、中条山、吕梁山...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徐有华,, 来源:中国区域地质 年份:1984
五台山区前寒武纪地层中,至今已发现七个角度不整合面(表1)。而别的地区变质岩系中不整合面却发现不多,因此有人怀疑五台山区有没有那么多的不整合面?或者五台山区是否太特...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徐有华, 来源: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年份:1992
五台山及与之毗连的太行山、恒山,发育着四套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系.浅变质的滹沱群以巨厚的底砾岩不整合在五台群之上.高角闪岩相的恒山杂岩是五台群深变质及部分熔融的产物,以火山岩为主体的中浅变质的五台群向东推覆在浅海碳酸盐建造的经受高角闪岩相变质的阜平......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朝雷,徐有华,张平, 来源:地球科学 年份:1985
太行山北段早前寒武系龙华河群为六十年代所建,后来发现五台山区的五台群底界已延入龙华河群之中。近年来,许多新资料表明,它实际上包括了龙泉关群、五台群及滹沱群的一部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