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2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纲要》认定“散文产生于文字发明以后,是最具有实用性的一种文学形式”,同时又说:“文学的产生和起源并不是在人类有了文字以后,而是早在......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8
《红楼梦》人物的命名,大都各有寓意,而其最主要的三个人物——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的命名,则更是别具匠心,既显示了人物各自不同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又蕴含了三人...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7
因为鹳雀楼有三层,因为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悟,所以解诗者大都认定诗中所写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景是诗人“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9
余秋雨的散文新著《霜冷长河》中的《垂钓》一文,在叙述人称的使用上,存在着值得商榷之处。这篇散文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而第一人称叙述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只能写“我”...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年份:2011
传统的体育教材只是文字叙述,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信息形式的多样性是多媒体的优势,它以各种形式,从各个角度,从不同侧面,多信息、多视角、全方位、动态地表达科学道理,揭...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9
寓言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然而许多寓言以今人的眼光分析起来,却又是愚不可及、不合逻辑、不合情理的愚蠢之言。于是,做寓言翻案文章的人也便多了起来。最引人注目的显例,便是《愚......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5
历代诗话中记述了许多古人诗词创作的故事,这些故事作为文坛创作的佳话不仅为一般的文学爱好者所津津乐道,而且也常常被文学研究者当作史料加以引证。其实,有许多著名的诗话...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4
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历代杂文选》这样评析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书墨》:“从品墨谈到品茶,只用寥寥数语,便抒写出‘世间佳物,自是难得’的情和理。”此评差也,实与《书墨》...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写作:中学版 年份:1995
历代诗话中记述了许多古代诗人诗词创作的故事,这些故事作为文坛创作的佳话不仅为一般的文学爱好者所津津乐道,而且也常常被严肃的文学研究者当作文学研究的史料而不断地引证...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写作:中学版 年份:1995
在古典诗词中,“篇因句佳而名”者并不鲜见,如脍炙人口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春江水暖鸭先知”,“天若有情天亦老”,——等等佳句,所在的整篇诗并不见得怎样精采,可是因为...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0
望文生义地欣赏古诗,难免隔靴搔痒而不得真味。误赏的第一例是唐代诗人李华的《春日即兴》。原诗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6
鲁迅写阿Q在土谷祠被捉,用笔的确夸张得近乎离奇:“那时恰是暗夜,一队兵,一队团丁,一队警察,五个侦探,悄悄地到了未庄,乘昏暗围住土谷祠,正对门架好机关枪;然而阿Q不冲出。许...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6
对翻译成中文的外国文学作品的语言作细致入微的分析、是很容易陷入误区的。因为所分析的语言材料,并不直接来自外国文学作品的原文,而是中文的译文。这些译文由于受到翻译水...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5
尽管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被誉为炼字的千古佳话,但不以为然者仍不乏其人,远的不说,今人便有大学者钱钟书和大诗人臧克家。钱钟书先生在《宋诗...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8
王之涣写作《登鹳雀楼》另有隐情  《登鹳雀楼》是王之涣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区区二十个字,极写自然壮观之景,尽抒志存高远豪情,妙成登高望远警句,激扬自强不息精神,古今无不激赏。但若梳理诗人写作背景,探幽诗人写作心境,却可见豪放中有悲情,自强中隐激愤,是愤世嫉俗之作......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年份:1996
艳若桃花也是疮报载某机关大院由于整修了破损的电路,堵住了偷漏电现象,一年节约数万元,受到上级表扬。这条新闻看似艳若桃花,但细加推敲,有烂疮数处。其一,整修了破损电路,堵住了偷漏电现象,仅仅是不再浪费了,何以谈得上“节约”二字?其二,电路破损,偷漏电,.........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金瓶梅》写人用的“纯是白描追魂摄影之笔”(张竹坡语),语言看似通俗平易,却能平中见奇,隽永传神,令人把玩不尽。小说第二十八回写潘金莲与陈经济调情时用的一连串八个不...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3
在一百回的《金瓶梅》中,写到应伯爵的有六十多回,而其中写到应伯爵跟随西门庆混吃溜喝的达五十回之多。可以说,在应伯爵与西门庆的交往中,能够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吃”字...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景洲,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3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