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徐宏勤,, 来源: 年份:2015
《中论》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兼政论家徐干的代表作,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相对于诗、赋而言,《中论》更具价值和代表性。这是徐干思想的折射,理想抱负的寄...
[期刊论文] 作者:俞绍初,,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1988
关于徐干之死,最早见于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可知徐干与陈琳、应场、刘桢都死于“昔年疾疫。”至于“昔年”究指何年,...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晓丽,,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9
徐干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在《中论》一书中,徐干从儒家的正统观念出发,对教育的作用及目的、教育的内容、施教的方法、治学的方法等问题都...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徐干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在一书中,徐干从儒家的正统观念出发,对教育的作用及目的、教育的内容、施教的方法、治学的方法等问题都进行了精辟...
[期刊论文] 作者:王腾腾,,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关于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籍贯问题,一直在学术界饱有争议.在《四库全书》收录的《中论原序》上记载徐干乃是北海剧人,但是存世至今的徐干墓地却在潍坊寒亭区的一个偏荒小村.这...
[期刊论文] 作者:高洪娇,宋祥,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21
徐干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中论》集中阐发了徐干的治学思想.《治学篇》作为《中论》二十篇的首篇,彰显着其重要的思想地位与学术价值.《中论·治学篇》较为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祁海文,朱军利,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6
徐干的《中论》一书,继承发展了儒家美育观,是对汉代美育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徐干以"治学"为"成德立行"的主要途径,强调"治学"的"怡情理性"和使"仁德之可粹"的美育意义。在"艺"与"德"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张圆圆,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 年份:2015
东汉末年思想家徐干所著《中论》虽说篇幅不甚太长,但是其内容甚为丰富,涉及到了哲学、政治、教育、人生修养等各个方面,具体到政治思想方面,《中论》表达了徐干的治国理念,以此来...
[期刊论文] 作者:王腾腾, 来源:中文信息 年份:2013
徐干是建安七子之一。关于其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一部《中论》,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在《中论》文中,徐干多次引用《易经》的卦爻辞来佐证自己的论点。仔细品读这些卦爻辞,并对...
[期刊论文] 作者:韩格平,,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90
近年来研读徐干《中论》,颇有一些不很成熟的想法,今公之于众,希望能够得到海内外方家师长的批评指教....
[期刊论文] 作者:顾农,, 来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这时徐干还健在。后来他又在《与吴质书》中说“观古今文人,...
[期刊论文] 作者:张圆圆, 来源:大观 年份:2015
摘要:徐干继承并发扬了儒家正统的教育理念,集中反映在《中论》中,针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作为老师应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作为学生应该虚心求教,思行兼备,这样才是教与学相得益彰。  ...关键词:徐干;中论;教育思想  徐干生于公元171年,殁于公元218年,他生活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政治的黑暗,经济的崩溃,引起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巨变。...
[期刊论文] 作者:王发国,何斌,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他们是徐干、陈琳、应(王易)、刘桢。现将四子籍里略加考证。 一、徐干 徐干籍里,旧说有四:1.曹丕《典论·论文》云:“北...
[期刊论文] 作者:郭晓楠,,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2014
徐干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名辩思想也在众多教科书中收纳。仅从徐干的著作《中论》中的一篇《核辩》分析看待他的名辩思想。俗士之辩与真正之辩;君子之辩与小人之辩;...
[期刊论文] 作者:韩格平,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1988
《中论》是徐干的一部哲学著作。本文在叙述《中论》版本情况的同时,对该书的整理研究亦作一简略的介绍。 一、 宋代以前的版本情况 《中论》一书完成于东汉末年。书前...
[期刊论文] 作者:孙宝,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2008
徐干具有鲜明的儒学文艺观,具体体现在注重个人创造的艺德观、以言为贵、言为德藻的重言观、以立志为先、博达中正的才学观等三个方面。它们是徐干自身儒家人格的集中反映,又对...
[期刊论文] 作者:蔡伯铭,,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这,以王符、徐干为代表。他们的名辩思想,上受王充《论衡》的诘辩之学与其重...
[期刊论文] 作者:丁娟,,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徐干在《中论》一书中为君子正名,君子学以致道。针对当时一些文人的欺世盗名的行为,徐干认为君子应该名实相符。君子德才兼备,有权智的君子才能建功立业,有益于世。邦有道时...
[期刊论文] 作者:赵荣田,, 来源:芒种 年份:2015
徐干,汉魏之际学者、文人,其著作《中论》,历来以逻辑性强为名,以论说为关.作者还运用了较多富有文学性的论说技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融合修辞手段;寓情于理;妙用灵活工整...
[学位论文] 作者:闵超琴,,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2020
在此背景下,东汉末年的思想家徐干在《中论》中提出,假使“仁(善)”与“(明)智”不可得兼,则明哲优先于仁善的主张。这就颠倒了先秦以来儒家“仁”为首德的传统。徐干的“智”德思想具体展开为明智、才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