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2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以下简称)是马克思哲学革命变革的发生地.的变革是通过经济哲学的过程实现的.在中,经济哲学的思想表现在人道主义对经济学的批判...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论,虽然对哲学价值论的基本观念有一定的冲击,但不能从哲学价值论的高度来区分物理世界和价值世界,陷入了二元论困境。评价论以实践活动为基......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年份:2008
《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通过对各种全球化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指出帝国已成为一种新的主权形式,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帝国超越了帝国主义,无中心、无边界,由超国家的机体...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6
伯克特重新解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批驳把该矛盾归结为利润率下降问题和积累危机问题的做法,揭示该矛盾与生态矛盾的统一性,并进一步从该矛盾出发分析资本主义关系的历...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18
针对马克思“无偿占有”理论低估了自然条件重要性的批评,伯克特指出,“无偿占有”仅仅意味着雇佣劳动没有物化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中,而不是说,这些条件除了充当资本积累的“无......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国内外众多学者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出发对自然的价值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最终不是缺乏批判性、历史性和整体性的视角,就是走向了劳动价值论的对立面。伯克特运用整体性地...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09
多布森认为生态主义理论是一种独立的绿色的意识形态,与任何一种环境主义都不相融。佩珀则通过分析经济学价值论的三种流派的基本观点,阐明了各种环境主义与不同的价值论所代表......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5
生态运动是当代世界性的社会运动。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对唯物史观的启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认识唯物史观的本来面目;二是如何完善和发展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06
以新制度经济学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把生态问题简单地归结为产权问题,现代哲学则试图通过批判传统哲学的理性主义崇拜来塑造人与环境的新型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把生态问...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7
奥康纳认为,唯物史观的第一重矛盾理论缺乏自然维度。通过自然、文化和劳动范畴的融合,奥康纳建立了以生产条件为核心范畴的第二重矛盾理论,对资本通过危机而积累的过程进行...
[会议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 年份:2004
《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的出版是全球激进思想界的一大盛事,对其的毁誉交织在一起。本文认为,应该从其对现实问题的揭示,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解放条件的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3
西方人类绝对中心论对西方经济社会发展,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愈益严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试图通过制度建设来克服交易费用,用自由主义...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 年份:2010
福斯特对新自由主义环境理论的批判路径集中在新自由主义的市场、技术、人口这三者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新自由主义试图把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推广到环境领域,在......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9
生态学界普遍认为马克思早期的劳动范畴具有生态学意识,而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劳动范畴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范畴一样走上了与自然对抗的路径。伯克特对生态学家们的质疑和非议...
[会议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第八届全国价值哲学暨第一届东亚价值观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6
本文对自然价值与社会评价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自然价值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自然价值论的二元论误区及其存在论转向、社会评价论视野中的自然价值等进行了阐述。...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绿叶 年份:2004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休斯等从马克思的生态学的角度批判了新马尔萨斯主义生态学的本质、特点和一般逻辑,指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以及关于人口规律的...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21
伯克特认为,工业主义视域中的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斗争,只是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反映和捕捉具体的时代要求的产物,实际上,马克思的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斗争理论,超越了工业主义视域的有限性,而延展到环境生态的超历史领域。在马克思那里,工业主义视域中的劳动和资本斗......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李振,江向东,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为基础的经济。由于知识经济相对于传统经济是一种崭新的经济,其发展趋势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关涉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
[期刊论文] 作者:彭学农,李振,江向东,PengXue-nong,LiZhen,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保罗·伯克特,彭学农, 来源:鄱阳湖学刊 年份:2021
当代左翼环境学者卡利斯、瓦迪维尔、雅辛和世界生态学家摩尔试图解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便把自然纳入价值体系,并将商品价格归因于生态系统服务,从而扩展对资本主义的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