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5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兴韵, 来源:银行家 年份:2007
中国金融业发展到今天,尽管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毕竟是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到了目前经济总量在全球已处于前列、外汇储备总量居全球第一的状态,今天...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志峰, 来源:钱经 年份:2007
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室的彭兴韵博...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兴韵, 来源:金融研究 年份:1997
论现代国债功能的转换彭兴韵国债的发行在市场经济国家由来已久。我国也于1981年重新起动了国债,1994年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做法,以举借国债的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1990年以后,我国国债发行规模...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兴韵,, 来源:金融研究 年份:1997
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彭兴韵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是否会导致一国国内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关键在于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是否会引起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的变动或者商业银行准备金的...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兴韵,, 来源:银行家 年份:20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中国进入了经济新时代,其最基本特征就是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迈向了高质量的增长。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以7月份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契机,中国金...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兴韵,, 来源:银行家 年份:2007
简单回忆一下,在国内,讨论股票市场和银行业的关系问题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这个话题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开始就被谈论过。过去,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非常严重,那时,人们认...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兴韵, 来源:银行家 年份:2007
最近几年,大家对中国宏观经济总是感到非常紧张,一会“过热”,一会“没过热但是偏快”,一会又是要“防止由偏快转向过热”.但是,实际的情况并没有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紧张,宏观...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兴韵, 来源:银行家 年份:2009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恢复信心上采取了较其他国家更加迅速和有力的政策及措施,不仅决策快,执行也快,在许多方面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薛小玉,, 来源:金融博览(财富) 年份:2015
彭兴韵,第一创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2010年至2011年9月为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出版有《金融学...
[期刊论文] 作者:汪撷,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 年份:2005
今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又表现出了与往年截然不同的特征.社科院金融所彭兴韵认为,实体面的"热"与金融面的"冷"并存....
[期刊论文] 作者:王锡凤,, 来源:东北之窗 年份:2008
中国社科院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说。从年初的加速升值到...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建茹,张曙光,王建,赵晓, 来源:资本市场 年份:2005
《资本市场》杂志组织了主题为“宏观经济景气能否持续”的圆桌讨论,王建、巴曙松、高辉清.彭兴韵等四位专家对今年经济增长的格局做出了比较超前的预测.讨论中的很多观...
[期刊论文] 作者:筱潼, 来源:纺织商业周刊 年份:2008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指出,这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发生重大转向。仅从字面含义上来看,宽松是相...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银行家 年份:2012
6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彭兴韵研究员邀请了业内几位专家一起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话题举行了一场小型讨论会。...讨论会由彭兴韵研究员主持。  温 彬:关注宏观经济风险,推...
[报纸论文] 作者:王璐,, 来源: 年份:
对于债券违约会否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彭兴韵认为,短时间内不会,因为相对于银行业的不...
[期刊论文] 作者:心文, 来源:学术动态(北京) 年份:2010
“通货膨胀与相对价格变化研究”课题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立项的重点课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彭兴韵副研究员主持完成。课题成果为学术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通...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兴韵,, 来源:金融博览 年份:2015
2015年伊始,全球货币政策更加分化,这反映了全球经济表现的分化,一些国家和地区因经济低迷而陷入信贷不振、通缩阴云密布之时,另一些国家却因本币大幅贬值而重燃通胀之火...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兴韵,, 来源:经济研究 年份:2011
本文对近十年来新兴不完全信息理论之一——粘性信息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梳理,介绍了信息粘性的来源、度量,存在信息粘性摩擦时的消费者行为...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兴韵,, 来源:经济研究 年份:2007
本文认为,应当从金融资产的到期日曲线界定流动性更为准确,流动性过剩不在于货币供应与信贷的较快增长,而应当从资产组合理论出发,将流动性过剩理解为,人们持有的短期资产超...
[期刊论文] 作者:彭兴韵,, 来源:资本市场 年份:2006
短期国债的发行打开了中国进行国债余额管理的大门,不仅给机构提供了无风险高流动性资产,更使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形成和央行进行多手段货币调控成为可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