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1996
汉语并非没有时制语法范畴——谈时、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张济卿我国的传统语法中,一般认为汉语只有体(aspect)范畴,没有时制(tense)范畴,而时间全是通过没有虚化的时间副词或上下文来表达的①。...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1998
论现代汉语的时制与体结构①(上)张济卿在开始讨论现代汉语的时制(tense)与体(asdect)的结构之前,我们先得讲述一下时制与体的基本概念。这方面我们将主要以B.Comrie的理论为基础。...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6
也谈“Posi.有N”和“Posi.是N”〔日本〕张济卿读了金立鑫先生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三期上的文章《Posi.有N”和“Posi.是N”》之后,有些不同的看法,想提出来跟大家讨论一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汉语学习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7
这两个形容词,在日本已有好几位著名学者对它们经过研究,因为也有过分析它们的文章,但总使人感到尚有不足之处。国内有的文章甚至还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这里,笔者敢于不揣...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8
动词“通”和“通”都是多义词,当它们作谓语用时,意义相差较远,称不上是同义词(为了节省篇幅,本稿对此不作叙述),但它们的连用形加上助词,即以“…通”和“…通”的形式在...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4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97
这三个副词都是多义词,它们的部分意义很相似,有时还可替用。但即使是同义场合,相互之间语感上还有着微妙的区别,不是随便可以通用的。本稿就想说说这三个词的异同。为了便...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7
这三个形容词都可表示“痛苦”之类的意思,意义上十分相似。但它们的语感和用法,却各有不同,很多场合不能随便通用。下面就谈谈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区别,供大家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6
题目中的四个动词,都可表示“访问”的意思,意义上十分相似,尤其是和,更是难以区别。如果查一下日本的国语辞典,也可发现这两个动词的语释,基本上是采取相互解释的方式,如“...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信息周刊 年份:2019
随着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信息技术备受瞩,但是接受关注的同时也迎来了挑战,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人们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要求,在网络通信技术中却屡次出现安全问...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知识 年份:1994
这四个词除了「」只能作名词用之外,其余三个词都既能作名词用,又能作变动词用。它们都包含有“投降、认输”之类的意思。下面简单地谈谈它们之间的区别。...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7
这三个词都是名词,并都可加上构成动词使用。它们的意义非常相似,不少场合可以通用。译成中文,几乎都可译作“准备”。实际上,这三个词不仅在使用范围上有一定的区别,语感上...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9
这四个动词都包含有“抓住”,“抓到”的意思,相互间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微妙的区别。一个词往往同时跟两个词发生对应关系,意义上的异同错综复杂。如果我们对四个词作一...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6
这三个动词都是他动词。它们的意义和用法除了比较单纯和易于区别之外,和在许多场合都十分相似,不是简单地能分清它们的区别的。下面就以这两个词为中心,对这三个词的意义和...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6
这三个词除了是形容词之外,其余两个词都是形容动词,它们都可以表示“非常卓越”的意思。意义虽然比较相似,但各有各的特殊语感,使用范围也因之而各有差异。指的是人或事物...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6
这四个动词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经常使用的常用词,初看上去,似乎并不复杂,不难区别。其实它们之间却有着十分微妙的差异,不是简单地能彻底搞清楚的。笔者在多次调查的基础上,...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8
这几个词都是名词,都可以表示“方向”的意思,译成中文,几乎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这几个词意义上各有各的特色,使用上各有各的范围,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随便通用的。下面就...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5
本刊1984年第四期上刊登的“受和见舞,轢和引掛的用法”一文中,作者王文祥先生认为“汽车撞人”在日语中应该用动词“引掛”。我觉得这一提法是值得提出讨论一下的,因为在现...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济卿,, 来源: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1985
这两个动词都是他动词,都可表示“避开”之类的意思,意义十分相似,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拟就这两个动词的异同作一番探讨。笼统地讲,和都惯穿着这样一种概念: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