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7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明枞,杜国华,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5
土壤地理研究工作六十年──庆贺席承藩先生八十华诞周明枞,杜国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席承藩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土壤地理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吴吉益夫, 来源:中国科技翻译 年份:1991
席承藩先生、赵其国...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大自然探索 年份:1996
我国粮食增产与耕地土壤的养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席承藩我国人口已超过12亿,人口还在增长。“民以食为天”,人们所需的粮食,均须从耕种土壤中生产出来...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福建水土保持 年份:1994
防治水土流失发展闽雨山丘生产席承藩(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30年前,曾组建包括土壤、植物与地理等学科共同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山地利用、水上保持考察队和福建省的省、地、县各...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 年份:1995
朱显谟教授对黄土区土壤研究的贡献席承藩(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1952年,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梯级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着手筹建三门峡大坝。与建坝密切相关的是:必须事先对...
[期刊论文] 作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席承藩, 来源:大自然探索 年份:1996
我国粮食增产与耕地土壤的养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席承藩我国人口已超过12亿,人口还在增长。“民以食为天”,人们所需的粮食,均须从耕种土壤中生产出来...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 年份:2020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1965
第l期(总号第43期)浙江金华低丘红壤的农林垦殖问题……………………… ………………………………周明枞、席承藩、金厚玉(1)苏北花碱土的盐渍特性及其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林华甫,,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55
读“科学通报”1954年12月号席承藩同志写的“在黄土丘陵区不宜大量推广梯田”一文,我们有以下几点意见,提供给关心西北水土保持工作的同志们参考。We read the following...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山地研究 年份:1983
一、前言 我国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区,属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地跨十三个省(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当地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土地资源复杂多样,物产丰富。境内地...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3
江南多山丘,占总面积70%以上。红壤丘陵及割切阶地广泛分布于山间盆地与河谷平原两侧。这一带人口密集,主要从事单一粮食生产,广大丘陵只作为樵材、取肥的场所。致使天然植被...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4
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与黄土高原西部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境内多山,而又多山间盆地。吕梁、太行两山系,约作南北向贯穿全省。山边均有不同高度的黄土丘陵及黄土...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1986
1985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怀特教授(G.F.White)来华,他赠送我一本斯米尔(V.Smil)著的名为《劣地——中国的环境退化》(The Bad Earth: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China...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茶叶 年份:1960
中国科学院士壤队去年与本院有关單位配合研究有机肥料时,对比了各种廐肥养分含量,結果与生产实战经驗正相符合。无論从哪方面的性質来看,猪粪的質量最好。就养分含量来說:...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1990
气候是土壤形成的要素之一。反过来,从土壤及其风化壳可论证气候变迁。中国南方的红色风化壳是第四纪形成物。其上均质红色风化壳及红壤是晚更新世形成物,延续至今,而澳大利...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1991
本文论述了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的富含铁铝氧化物的红色粘土的成因、分布及其所形成的土壤,并论述了第四纪红色风化壳的时代划分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份:1981
【正】 地球陆地表面的北回归线南北,大都属热带、亚热带地区。由于水量的差异,出现了三种不同景观:一为干旱热带、亚热带,多形成红沙漠,如北美南部的亚里桑那沙漠、非洲的撒...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自然资源 年份:1980
【正】 红壤、黄壤以及其他富含铁、铝氧化物的土壤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的主要土壤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这些土壤,对该地区生产发展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以及对我国资源...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1986
【正】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约34000km~2(5077万亩)。北临琼州海峡同雷州半岛隔海相望,扼守着祖国的南大门。本岛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热带岛屿,自然资源丰富。因此,海南...
[期刊论文] 作者:席承藩,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 年份:1997
作者根据长期从事土壤普查,监测和科学研究的经验,论述了系统积累土壤资源,节约保护耕地,因地制宜改良利用土壤粮食增产的重要意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