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08
效率违约是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和重要理论,并在不断地扩大和超越其适用的法域与法系。但我国的相关研究却存在诸多不足。事实上,效率违约源于对引诱违...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管理世界 年份:2010
村社是国家基层治理和社会自我管理的载体。本文选择以村社的功能分析理论为主线,努力避免不同分析框架产生的限制,力求发现一条附着在村社作用机制上的国家基层管理和社会治...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广东商学院学报 年份:2013
大陆法系国家以公私法分立为基础设计法律框架和裁判体系,然而机会主义导致了法律与社会的断耦,导致公权与私权之间的界限模糊。法律的不完备性决定了法律制度供给的不充分,...
[报纸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
自2016年11月1日“专车新政”正式施行后,专车的合法地位在我国得以确认,此前围绕专车的种种纷争也随之画上了句号。然而,关于专车法律监管与规制的话题一直处于风口浪尖,近日法......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政法论坛 年份:2008
私权与公权界限模糊领域很难找到维持其秩序的现成的正式规则,却仍然处于基本有序的状态,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合约安排与第三种强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约安排是私权与公...
[学位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 年份:2006
效率违约与任何历史的过程一样都是充盈着偶然的必然。十四世纪中叶的一场瘟疫竟然孕育了效率违约的种子,1852年Lumley V wanger案的判决使效率违约露出地表,由此进化为契约...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中国法学 年份:2012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切社会行为取得有效性甚至合法性认同的根本支撑。然而,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却不断地受到各种破坏诚信事件的干扰。这实际上是法律系统与社会生活的断裂导致...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2015
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力对中国的金融、社会乃至政治具有重大影响,然而,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的特性和我国法律规范的缺乏催生了对其监管的难题。根据其特性和国内外理论与实...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年份:2015
最近几年,共享经济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更新,政府部门一直在费尽心思寻求有效的监管办法。目前有关规制的方式主要有:不作为、制定法规、谈判(约谈)和诉讼。如果市场产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2016
传统法学对制度运行层面研究不多,造成对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涉及的结构、主体、符号等缺乏认识,甚至简单地将实践中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等同于法治化、信息化和技术化。社会治...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17
共享经济反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动机整合,企业通过整合不同消费者分散的特定需求,实现协同消费和减少浪费,从而产生利润。共享所有权、商品使用权或服务的供需双方与平台...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国家治理 年份:2018
2018年下半年,"温州滴滴强奸杀人案"引发了对共享经济带来的社会治理新问题的广泛热议,对此,监管部门对"滴滴顺风车"平台展开了最严格的监管,平台公司也迅速执行自我整改...
[会议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 年份:2008
在私法与公法二元分立的制度安排中,学者们以私权与公权解释利益结构的划分模型,诠释社会的秩序体系和裁判技术。然而,现实中有太多的私权与公权界限模糊之处,面对其中的利益...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2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的最基层单位是村,当前推动村级建制调整和"一肩挑"改革作为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对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也势在必行。目前,四川已初步完成了这两项改革工作,总体来看,行......
[期刊论文] 作者:张帆,唐清利,,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14
社会征信体系建构是维护金融秩序、优化金融生态的基础性工程。征信既需实现信息公开与共享的相对便捷,又应注重保护信息主体的隐私安全,达致信息主体、社会征信机构与信息使...
[期刊论文] 作者:冯晓霞,, 来源:光彩 年份:2018
金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在有效监管制度下,才能突破风险,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创新技术在为传统金融业带来新的生命力和增长...
[期刊论文] 作者:何真,唐清利,, 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8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一起调解案,通过对国家法的"只提不用"与民族习惯的"只用不提"的实践,展示了二者交叉渗透的真实图景。该案的解释结论表明在西部民族地区国家法虽然没有深...
[期刊论文] 作者:何真,唐清利,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私有财产权推动着宪法的形成并经历了近代市民宪法、现代市民宪法和苏联型社会主义宪法三种模式的转换与发展。由此,私有财产权与宪政实践同构了一条规律:私有财产权宪法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何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5
私有财产权是一种财产上的私权,它是一个不同于私有制的范畴,也不是私有制社会的专利。受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私有财产权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核。在大陆法系国家其表...
[期刊论文] 作者:唐清利,何真,, 来源:管理世界 年份:2016
科学进行社会治理的基础是日常矛盾的依法有效管理。我国社会治理秩序是建立在公私法分立制度下的,各种社会矛盾也源于此制度下的利益博弈。通过对日常纠纷的博弈分析发现,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