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1.522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胡晋杰(摘), 来源: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7
吾敬东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苟子与孔子和孟子虽都属于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其伦理思想与孔子和孟子相比实在有着不小的差别。以往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研...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吾敬东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撰文指出,苟子与孔子和孟子虽都属于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其伦理思想与孔子和孟子相比实在有着不小的差别。以往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研...
[期刊论文] 作者:何畏,,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正】 由思政室余亚平讲师负责的《东西方女性文化比较研究》和政法系吾敬东讲师负责的《中国古代科技价值观研究》,目前均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批准为青年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8
在中国的宗教传统中,高端宗教与低端宗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直接混同于低端宗教,再理性的因素也会被折磨得体无完肤,如道教;有的以双重教格出现,其中一部分保留了精...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古代中国宗教的最基本的精神或倾向是巫术的。中国社会有着巫术存在的广泛空间。正是以此作为前提与背景,巫术建立和发展起了其阔大的市场并由此而串起了它那漫长的历史之河...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雅斯贝斯的"轴心说"提出之后,遭到了各种批评,其中最严厉者即是认为这一理论是"排他主义"或"西方中心论"的。雅斯贝斯是"排他主义"或"西方中心论"者吗?批评者的依据究竟何在?这些依据是否......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圣经文学研究 年份:2008
伊甸园故事其实是一个隐喻,一个叙述犹太民族从上帝那里得而复失家园的隐喻。它所讲述的上帝造伊甸园并安置亚当,直至亚当与夏娃最终受到惩罚被逐出伊甸园并受苦受难的故事,...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一神宗教的起源问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研究认为:(1)多神索拜与巫术崇拜是普遍必然的信仰形态;(2)一神宗教不可能在原有的普遍必然的生存与信仰形态中产......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8
在马克斯·韦伯有关中国宗教的论述里,宗教或信仰与巫术的关系是一个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他认为:(1)中国宗教信仰中有着大量原始巫术的孑遗,或者说,原始巫术在以后的宗教信...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荀子的伦理思想有自身的特点,与孔子和孟子的伦理思想有所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其更注重大众伦理而非仅仅是精英道德。这种特点和区别反映在荀子伦理学说的一系列核心概念上,这...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西方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旅程,在这个旅程的各个时期,艺术的精神是非常不同的,它们分别是:古代的或古典的、近代或浪漫与现实的、现代或表现与抽象的和当代或大众的。西方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中国宗教的基本传统在于。古代中国宗教与原始宗教保持了连续性,由此,原始信仰或宗教中的一些基本元素都在以后的中国宗教中得到了体现,其中两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多神信仰...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一神思想不等于一神宗教,思想是概念运动,宗教则是信仰运动。一神宗教的产生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一神教产生之客观或必要条件是"民族共同体的苦难",而"民族共同体的苦难"与犹...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原始中国人的巫术观念大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考察:石和玉崇拜现象及其巫术意义;葬式的巫术意义;自发的巫术与职业的巫师;巫师专用的"法器;"动物之于巫术控制的意义;占卜...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中国的宗教属于巫术与伦理并存的宗教形态或类型。一方面,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一部分知识与思想的精英基于理性的性质和要求,巫术被认为是一种愚昧和有害的现象而受到排斥或挤...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现代哲学 年份:2006
关于儒家伦理问题的讨论一直是中国哲学史界与伦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学者都抱着真挚的热情与善良的意愿努力开掘儒家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微意蕴,并力图为现实生活与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09
中国"命"即命运观念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大致如下:首先,其起源于原始社会,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这是有实物资料可以证明的中国"命"观念的发生时期。继而,这样一种观念延续至...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正】 近年来,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思维具有浑沌的性质。如《湖北社会科学》于1988年第6期发表李明华的文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致思倾向、思维特征和思维格局》,...
[期刊论文] 作者:吾敬东,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西方哲学自巴门尼德始,即逐渐养成关注形上问题的传统,而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思想则一向被认为具体有余,抽象不足。难道中国古代哲学果真没有形上思考或关注形上问题的传统吗?答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