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8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胡作玄,, 来源:高等数学研究 年份:2009
吴文俊的数学工作进行初步的历史分析,首先论述吴文俊工作的时代背景,包括中国科研环境及国际数学态势,其次对吴文俊三个时期的工作的特点作了简要评述,最后简述吴文俊工作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章志敏,刘景昭,,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7
通过回忆吴文俊院士在中国及至世界数学界传奇而平凡的一生,简述了吴文俊院士对中国数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对数学大师的缅怀,启迪后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17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嘉兴,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文俊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19...
[期刊论文] 作者:邵红能,, 来源:文史春秋 年份:2004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令,授予吴文俊"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在世界数学史上,吴文俊不仅是中国数学的旗帜,还代表了世界数学的"高度"。吴文俊的"吴方法"对于数学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青少年科技博览 年份:2004
吴文俊院士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林,,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吴文俊院士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其影响深远的中国数学史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数学史遗产。吴文俊在数学史方面的主要贡献在于:吴文俊数学机械化的创立是古为今用、自主...
[期刊论文] 作者:黑父, 来源:国际人才交流 年份:2001
我国著名科学家吴文俊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记者与吴文俊院士进行了一次聊天似的访谈。...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少年文艺·少年号角(下旬版) 年份:2017
吴文俊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作为家中独子,父母生怕他磕着碰着,只许他在家静坐读书.rn1932年1月28日,日军向上海闸北守军开火.父母赶紧把正读初二的吴文俊送到乡下避...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年份:2018
吴文俊,著名数学家,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因在数学领域的付出,第7683号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吴文俊星”。2017年5月7日去世,享年98岁。  ...1956年,37岁的吴文俊和45岁的钱学森以及46岁的华罗庚获得首届国家自...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科学大观园 年份:2019
吴文俊做到了。  1946年,吴文俊师从数学家陈省身,开始研究拓扑学。拓扑学是著名的“难学”,但会者不难,入门不久,吴文俊就展露出化难为易的天分。...1947年11月份,28岁的吴文俊赴法留学,继续拓扑学的研究,仅用两年就获取博士学位。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猛到什么程度呢?中科院院士林群曾经笑言:拓扑...
[期刊论文] 作者:范广辉, 徐传胜,,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吴文俊院士是中国数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在国际数学界也具有崇高声誉和重要影响。吴文俊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研究领域均有杰出的贡...
[期刊论文] 作者:王敬庚,, 来源:中学生数学 年份:2006
当代著名的华人数学家邱成桐认为,青少年朋友应多阅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教益.最近我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的传记《吴文俊之路》(胡...
[期刊论文] 作者:康东升,曹玉平,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02
全面评价了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先生的科学成就,并主要介绍了吴文俊在拓扑学、中国数学史与数学机械化方面的卓越贡献....
[期刊论文] 作者:郑兴,郭冲,, 来源:教育 年份:2012
绿树成荫,垂柳掩映,在北京科学院南路的一座美丽红楼里,住着当代著名数学家、法国归侨吴文俊。走进红楼,吴文俊夫妇已经面带微笑等待许久了。客厅活泼的红沙发、阳台慵懒的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高科技与产业化 年份:2013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是我国智能科技领域唯一以吴文俊院士命名的依托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国家级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得到...
[期刊论文] 作者:高中梅,, 来源:科学养生 年份:2017
吴文俊先生是我国著名数学家,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生于1919年,享年98岁。吴文俊先生一生从事数学研究,一心一意用脑、痛痛快快游戏。许多人不仅仰慕他的才学...
[期刊论文] 作者:赖晨,, 来源:档案记忆 年份:2017
1930年,吴文俊开始上中学,初中时他对数学并无偏爱,成绩也不突出。1933年吴文俊考入上海正始中学读高中,当时正始中学经常聘请上海交大的多位教师兼任数理化教员.这为吴文俊以后的...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高等数学研究 年份:2010
吴文俊与中国数学》文集是庆贺吴文俊先生九十华诞的中文文集.集内的50多篇文章邀请了数学界的名家、友好和学生们,从不同的视角撰文介绍吴先生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和古今数...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年份:2017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入了上海交大数学...
[期刊论文] 作者:马磊,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03
有一位科学家两次都榜上有名,这位科学家就是吴文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