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史英标, 来源:河口与海岸工程 年份:1998
本文针对钱塘江水质,泥沙运动的特点,建立了河口段一维动床模型,利用实测资料对水流,含沙量及河床冲淤量进行了验证,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最后,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径流地河口段冲淤的影......
[期刊论文] 作者:史英标, 来源:河口与海岸工程 年份:1997
本文应用平面二维非恒定水流运动方程和悬移质不平衡输沙方程,针对不同物理量的特性,采用不规则网格的差分法求解水流运动方程和有限控制体积法求解悬移质泥沙输移方程。利用杭......
[期刊论文] 作者:史英标, 来源:河口与海岸工程 年份:1996
[学位论文] 作者:史英标, 来源: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武汉大学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黄菊卿,史英标, 来源:河口与海岸工程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宋立松,史英标, 来源:泥沙研究 年份:2005
以飞云江河口滩、槽演变分析为例,对集对分析方法在河床演变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实际应用表明,集对分析较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能揭示更多的信息,是有效的....
[期刊论文] 作者:沈跃君,史英标, 来源:人民珠江 年份:2005
基于河流、河口长河段长历时河床演变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浙江省飞云江河口长历时演变的经验动力模型,利用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验证,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无论...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永,史英标,, 来源:水运工程 年份:2010
基于工程海域条件分析,建立了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实测资料验证良好的基础上,对大平岛围垦工程前、后的潮流、悬沙场等进行了模拟,就工程对围区附近航道、码头的影响进......
[期刊论文] 作者:史英标,韩曾萃, 来源:河口与海岸工程 年份:1998
钱塘江河口段潮汐、径流、河床三者的非线性关系对河口段的洪水位有显著的影响,因此,洪水预报必须考虑河床的冲淤变化。本文作者建立了钱塘江河口段洪水预报的一维动床模型,复演......
[会议论文] 作者:李志永,史英标, 来源:第八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1
飞云江河口马屿至宝香河段河道蜿蜒曲折,致使洪水下泄较慢,两岸堤防险情不断,上游马屿、陶山平原等区域频繁受淹.曲折的河道和弯道上众多的心滩增加了航程和航行的不安全因素...
[会议论文] 作者:卢祥兴,史英标, 来源:第八届全国海事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2
本文通过数模计算研究抛坝促淤的效果,并对抛坝后的实测淤积地形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实际淤积效果与计算基本一致,即01围区采用丁坝促淤效果较好,说明在不同的边......
[会议论文] 作者:史英标,程文龙, 来源: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17
钱塘江河口具有强涌潮、高含沙、冲淤剧烈和人类活动频繁的特点,咸潮入侵规律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潮汐河口.本研究通过钱塘江河口长历时水文、盐度实测资料分析,揭示了径流-河槽容积-咸潮盐度的相互作用规律;基于水沙盐混合物密度的概念推导了浑水控制方程,据此建......
[期刊论文] 作者:卢祥兴,史英标,王敏, 来源:泥沙研究 年份:2000
本文采用河床演变分析的方法研究秦山核电三期工程取水口附近海床的冲淤变化 ,并用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在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近期变化预测 ,为核电厂安全运行数十年和保证循环...
[期刊论文] 作者:鲁海燕,史英标,杨元平,, 来源:海洋学研究 年份:2008
应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了江东大桥建设前后大范围的流场,比较了建桥前后水位、流速、流向等水动力因子的变化,评价了大桥建设对工程区域水动力的影响,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的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张舒羽,周维,史英标,, 来源:水科学进展 年份:2016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简称配水工程)的实施将引起富春江水库下泄流量及过程改变,从而对钱塘江河口盐水入侵产生影响。建立考虑涌潮作用的二维盐度数值模型,在验证钱塘江......
[期刊论文] 作者:史英标,林炳尧,徐有成, 来源:泥沙研究 年份:2005
在分析钱塘江河口水文、地形及洪水位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得到了钱塘江河口段潮汐、径流、河床三者的非线性关系对河口段的洪水位有显著影响的规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洪水预报的...
[期刊论文] 作者:卢祥兴,史英标,王敏, 来源:泥沙研究 年份:2000
本文采用河床演变分析的方法研究泰山核电三期工程取水口附近海床的冲突变化,并用数学模型和实体模型在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近期变化预测,为核电厂安全运行数十年和保证循环冷却......
[会议论文] 作者:史英标;韩曾萃;鲁海燕;, 来源:第八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1
钱塘江河口分河流段、过渡段、潮流段,其中澉浦以下至口门称为潮流段,习称杭州湾.已有大量文献论述了杭州湾潮流运动特征的研究,但泥沙输移的特征论述相对较少,而两者之间有...
[会议论文] 作者:史英标;尤爱菊;徐有成;, 来源:第六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5
本文在分析影响钱塘江河口生命健康因子的基础上,提出要维持钱塘江河口健康生命,必须进行全流域的控制,包括钱塘江河口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上游重要水库的科...
[会议论文] 作者:鲁海燕;史英标;杨元平;, 来源: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年份:2007
本文应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了江东大桥建设前后大范围的流场,比较了建桥前后水位、流速、流向等水动力因子的变化,评价了大桥建设对钱塘江泄洪的影响,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