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8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乔龙巴特, 来源:干旱环境监测 年份:1994
关于建立阿拉山口──艾比湖MAB(人工生物圈)刘难白,乔龙巴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环保局833400)阿拉山口──艾比湖地区位于多风干旱区,介于东经83°36',北纬45°12'之间...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发明与革新 年份:1999
我在新疆绿洲生活30多年,与这里的荒漠、流沙和戈壁滩结下了不解之缘,常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以下的所谓奇思妙想,是塔克拉玛干风沙捎来的灵感,是库尔班通古特大漠热浪点燃的智......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发明与创新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发明与创新 年份:2005
长期深入大漠考察,得到大自然许多点拨.人们有些行为违背自然规律,无疑受到应有的惩罚.其实我们苦苦追求的梦想,苍天早有安排,大自然给予的一些启示,犹如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环境 年份:1998
【正】 研究荒漠绿洲生态系统,少不了实地考察。深秋的南疆大地,到处是火炬般的红柳趁风“燃烧”,满头金发的胡扬闪闪发亮,紫红的砂枣召来了成群的小鸟,裂开了口的瓜果香飘四...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环境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发明与创新 年份:2004
我国十五计划重点工程之一"西气东输"即将全线完成,新疆塔里木油气田的天然气将源源不断地输向长江三角洲.从该项目提出到实施,我也一直思考着另一个具有同样重要性的问题,那...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发明与创新 年份:2006
由于人类历史、政治、种族、主权和宗教等诸多因素,地球上形成了人口或多或少,面积或大或小,价值观各不相同的国家。事实上,遍布五大洲有许多国家的版图连在一起,同属一块大陆,有些......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发明与创新 年份:2005
近40年来,笔者一直处于基层科研探索,慢慢地形成了一种学术观点,认为关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现状,可分为上、下两部分,或者叫现学与潜学.打个比方,我们以地平线为界,地表以上是大...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发明与创新 年份:2006
2005年地球上的风灾接连不断。源自太平洋西北洋面的台风,给亚洲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威胁:而发牛在大西洋暖流带的飓风席卷南、北美洲,给美国、墨西哥等国造成毁灭......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环境 年份:1997
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十分精确地预报天气。大自然仍旧对人们隐藏着许多秘密。可是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气压计,活温度计,活湿度计以及其它许多有生命的气象测量器。这些活仪器,自古以来,人类就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加以利用。可是人类至今还不能充分了解这些活气象......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年份:1995
教育科研有其特殊性,粗略归纳为五句口诀:“一针见血,自圆其说,科学规范,有所创见,实事求是。” 一、一针见血。搞科研课题首当其中是选题,选题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包括教育现...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新疆环境保护 年份:1994
为完成国家教委《中国STS教育》课题的子课题之一《荒漠生态农业沿革考察》,作者自1991年来长期深入艾比湖沿岸,就艾比湖及其沿岸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系统的变迁、沿岸生态农业十大工......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 年份:2005
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流动沙漠位居世界第二,面积为32.5万平方千米,若以平均厚度2.5米计算:沙储量为3.25 x 108m2x 2.5m=8.125 x108m3。这里的沙质纯净,无污染,颗粒大小均匀,质地坚硬,号称中国最大的黄沙库,也是天赐资源。  中国新疆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北沿拥......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年份:2006
2005年地球上的风灾接连不断。源自太平洋西北洋面的台风,给亚洲人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威胁;而发生在大西洋暖流带的飓风席卷南、北美洲,给美国、墨西哥等国造成毁灭性的灾难,给当地居民的心里投下了恐惧的阴影。各国科学家对风灾成因进行了分析,诸如地球......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环境 年份:1998
从拉马克到达尔文十八世纪后半叶,人们用比较的方法整理生物学材料,逐步认识到生物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统一性。各个物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彼此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环境 年份:1999
谁说草木无情?!它从太古时代走来,它的资历比人类还深,它的故事写满了全身Who says that the trees are merciless? It comes from the Archean era, its qualifications d...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环境 年份:1998
朋友,当你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时,你是否注意到在祖国的西北角,常有代表刮风的符号在闪动,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那里就是著名的阿拉山口。山口呈簸箕形,...
[期刊论文] 作者:刘难白,, 来源:环境 年份:1994
一百多年前,俄罗斯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曾设想:如果能把地球当作炉膛,从地腹点燃煤炭,用管道把煤燃烧过程释放的热量引向用户,岂不美哉。他还指出,我们人类在很大程度上不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