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30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琦胜,叶培盛,吴中海,,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12
在1∶5万马厂幅、道街坝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高黎贡山南段的2个二长花岗质糜棱片麻岩样品所作的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分别为(473.5±2.9)Ma和(461.5±7.3)Ma...
[期刊论文] 作者:吴珍汉,胡道功,吴中海,刘琦胜,,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06
在昆仑山南部西大滩与东大滩谷地,沿西大滩活动断裂发育大量串珠状斜列分布的地震鼓包,与不同类型的地震破裂、地震楔、地震陡坎和地震凹陷伴生,在探槽剖面表现为全新世砂土层和......
[会议论文] 作者:周瑞良,刘琦胜,张晶,杨力强,, 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 年份:1989
本文作者在华北平原北部地温场及地热资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国内外热田类型,对华北断陷盆地水热型中、低温热田做了进一步划分。认为华北断陷盆地内基岩高凸起型热田具有优...
[期刊论文] 作者:赵希涛,朱大岗,吴中海,刘琦胜,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02
西藏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区。藏北内流区则集中了西藏最多的湖泊和大湖。其中 ,位于藏北内流区东南部的纳木错 ,则是西藏面积最大 (1 92 0km2 )和海拔最高 (471 8m)的大湖。前人...
[期刊论文] 作者:吴珍汉,叶培盛,胡道功,刘琦胜,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2003
拉萨地块北部发育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NLT),由前锋纳木错构造带、根部安多—伦坡拉构造带和底部滑脱构造带所构成。前锋纳木错构造带总体呈WNW向展布,由20多条向北倾斜的逆...
[期刊论文] 作者:刘琦胜,叶培盛,赵希涛,马志邦,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03
2002年2月,笔者在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活动断裂的野外调查中,在长江上源通天河沿的南西西方向20km处,青藏公路东南侧的通天河支流布曲北岸拔河21.5m的第3级阶地的冲积砂砾...
[会议论文] 作者:刘琦胜,侯增谦,简平,叶培盛,江万, 来源: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年份:2005
西藏的白云母花岗岩或二云母花岗岩广泛分布于藏南和藏中地区,分别属于喜马拉雅构造岩浆区和冈底斯构造岩浆区,形成于早侏罗世一中新世,岩浆活动的峰期在中新世.尽管对于白云母花岗岩的成因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其在大地构造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一直被地质......
[期刊论文] 作者:吴珍汉,胡道功,刘琦胜,叶培盛,吴中海,,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05
念青唐古拉山是青藏高原内部的重要山脉,主体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体内部发育不同类型的变质岩包体如Lgn、Ygn片麻岩和元古代(Pt)变质岩,岩体东西两侧发育伸展型韧性剪...
[期刊论文] 作者:叶培盛,江万,吴珍汉,胡道功,刘琦胜,,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2006
西藏泽当—罗布莎蛇绿岩是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控于板块碰撞结合带。该蛇绿岩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辉长辉绿岩及玄武岩等组成。变质橄榄岩具有低的A l2O3和CaO...
[期刊论文] 作者:吴珍汉,胡道功,吴中海,叶培盛,刘琦胜, 来源:地球学报 年份:2005
在大比例尺活动断层勘测调查基础上,通过测定典型断层位移和活动时代,计算重要活动断层运动速度,分析青藏高原中段地壳水平运动规律。发现青藏高原中段晚更新世—全新世发育...
[期刊论文] 作者:吴珍汉,胡道功,吴中海,叶培盛,刘琦胜,,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6
青藏高原北部常年冻土地区部分断裂破碎带发育移动冰丘。青藏铁路沿线典型移动冰丘包括不冻泉活动断裂诱发移动冰丘、乌丽活动断裂诱发86道班移动冰丘、二道沟盆南断裂破碎带桥梁施工诱发雅玛尔河移动冰丘、断裂破碎带桥基施工诱发83道班移动冰丘和乌丽盆北断裂......
[期刊论文] 作者:吴珍汉,胡道功,吴中海,叶培盛,刘琦胜, 来源:现代地质 年份:2005
通过大比例尺野外地质调查和跨季节对比观测,发现青藏铁路沿线发育地震破裂、断层裂缝、冻土裂缝与冰裂缝4种不同类型的地裂缝.典型地震破裂包括西大滩古地震破裂、昆仑山南...
[期刊论文] 作者:赵希涛,朱大岗,吴中海,孟宪刚,刘琦胜, 来源:第四纪研究 年份:2002
西藏是我国湖泊最多的省区.藏北内流区则集中了西藏最多的湖泊和大湖.其中,位于藏北内流区东南部的纳木错,则是西藏面积最大(1 920 km2)和海拔最高(4 718 m)的大湖.前人仅少...
[期刊论文] 作者:吴珍汉,胡道功,吴中海,刘琦胜,叶培盛, 来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年份:2003
通过1∶2000活动断裂勘测与地质灾害调查,在青藏铁路沿线鉴别出24条不同规模、不同宽度的构造裂缝带.青藏铁路沿线构造裂缝主要沿活动断层分布,呈线性排列,产状稳定,延伸较长...
[期刊论文] 作者:易明初,吴珍汉,胡道功,彭华,刘琦胜,吴中海,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2003
通过地表路线地质观测、不同比例尺的活动构造填图及不同深度的地球物理探测,证实青藏铁路沿线发育近南北向活动构造带,表现为活动断层、地壳形变、第四纪断陷盆地、建造、地...
[期刊论文] 作者:刘琦胜,江万,简平,叶培盛,吴珍汉,胡道功,, 来源:岩石学报 年份:2006
宁中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出露于拉萨地块中部,应用SHRIMP锆石U-Pb测年,得到锆石壳部加权平均年龄值分别为190±8Ma、193±7Ma和191±10Ma,代表成岩年龄,属早侏罗世...
[期刊论文] 作者:赵希涛,胡道功,吴中海,刘琦胜,张耀玲,薛腊梅,, 来源: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2010
昆仑河发源于昆仑山,是格尔木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前人所报道的新近纪与第四纪地层,主要集中于昆仑山垭口地区,而在昆仑河—格尔木河谷地中,只有中更新世以来的最新地层,从而...
[期刊论文] 作者:刘琦胜, 赵希涛, 叶培盛, 胡道功, 吴珍汉, 严富华,,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04
在青海省西南部青藏公路东南侧的通天河支流--布曲北岸(33°44′45.2",92°11′28.1"E),发现一条拔河0~18 m的湖相沉积剖面.湖相沉积物的U系测年结果为88.9~56.2 ka,确...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中海, 叶培盛, 刘琦胜, 吴珍汉, 胡道功, 赵希涛,, 来源:地震地质 年份:2004
在青藏高原中部的温泉盆地西侧发育了1条倾向东的强烈活动的近SN正断层--温泉盆地西缘断裂.它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的背景下,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区自晚新生代以来发...
[期刊论文] 作者:吴中海, 吴珍汉, 胡道功, 马志邦, 叶培盛, 刘琦胜,,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5
温泉盆地西缘断裂在晚第四纪期间经历了多期活动.沿断层至少可以识别出高度分别为0.33~0.62m、4.3~5.2m、6.8~8.3m、10~11.8m、约16m、20~28m、45~50m和65~80m的8套断层崖或断层陡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