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6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徐滢朝,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1
〔作者简介〕 刘学在(1971—)男,河南信阳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滢朝(1997—)女,武汉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民事判决的既判力制度是维护司法的高度权威性和法律的稳定性之必然要求,但在我国却处于理论上重视而立法、实践中忽视之尴尬窘境中。造成这种状况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应当多角...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06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或其亲属将事故责任人与保险公司作为共同被告起诉,法院据此作为共同诉讼处理,与现行共同诉讼制度之规定并不相符;而将履行职务行为的司机与其...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13
日本《消费者合同法》2006年修改时引入了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其类型仅限于停止侵害之诉。消费者团体如欲享有停止请求权和取得诉讼主体资格,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并经过法定...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10
团体诉讼制度已成为各国保护集团性利益和社会公益的重要诉讼形式。从其诉权的基础来看,团体有可能基于自身之实体权利、法定诉讼担当、任意诉讼担当或者诉讼信托而享有诉讼...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本文在指出现行财产保全管辖制度的缺陷之基础上 ,分别就财产保全的管辖法院及其与诉讼管辖协议、仲裁协议的关系 ,以及财产保全错误时要求损害赔偿的管辖法院等问题进行了探...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直接言词原则是直接审理原则和言词审理原则的统称。直接原则强调审理案件时法官的亲历性,而言词原则强调陈述方式的口头性。这两项原则符合诉讼运行的规律,有利于发现事实真...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02
诉讼系属乃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之一 ,是对某诉讼事件现正存在于法院之事实状态的科学概括。某事件一旦发生诉讼系属 ,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 ,但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这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年份:2016
和解是一类重要的典型合同,编纂民法典时应当对其要件、效力等作出规定。民事诉讼法应当赋予诉讼和解以既判力、执行力等公法上效力,使其区别于私法上和解。但诉讼和解有无效...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3
反诉、交叉诉讼和引入诉讼是美国民事诉讼法中共同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诉可分为强制性反诉与任意性反诉,其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是不同的。交叉诉讼是指共同诉讼人对其...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公民与法(法学版) 年份:2012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对于证据种类的规定不够科学;申请保全时申请人提供担保的数额之规定模糊不清;关于当事人起诉到法院的民事纠纷予以先行调解的规定缺乏必要的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现行公示催告程序存在诸多缺陷,应当从其适用的案件范围、申请主体、驳回申请时的救济程序、撤销除权判决之诉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公民与法(法学版) 年份:2010
在认定"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之再审事由时,需对辩论权利、剥夺等术语予以合理的界定。关于其具体表现形式,司法解释中虽然作了列举,但实践中可能还存在其他情形...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在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改革中,试行当事人合意选定法官审判的制度.这一新制度乃世界首例,其理论基础在于尊重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和提升人民对法院裁判的信赖.该制度的推行具...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2007
承认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当事人资格是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促进著作权的合法、合理使用的需要。在信托关系之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当事人适格,是直接基于自己所享有...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05
在现行民事诉讼辩论原则之改造已逐渐成为民事诉讼法学界的共识之条件下,必须对其适用的事实范围予以探讨。事实有主要事实、间接事实和辅助事实之分。关于主要事实和间接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5
对辩论主义的根据,理论上存在本质说、手段说、防止意外打击说、程序保障说、多元说、法探索主体说、信赖真实协同确定说等观点,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实行辩论主义的必要性...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年份:2013
依据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55条,哪些机关和组织具有民事公益诉讼之原告资格,需要"法律"作出明确规定,而公共利益领域的多样性决定了应区分不同情况分别予以界定。鉴于我...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台湾地区"消费者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对公益团体提起不作为之诉的程序作了规定,以维护不特定多数人的集合性利益和社会公益。对于该类诉讼的性质,存在着法定诉讼担当说与团...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学在,,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11
为妥善解决现代社会中的群体性纠纷,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法国、瑞典、丹麦、挪威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很多国家或地区在传统的不作为之诉的基础上,出现了团体损害赔偿诉讼。...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