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9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张斌,, 来源:证据学论坛 年份:2003
网语者(刘品新,以下简称刘):Hi,张老师好!张:前天与君在北京一会,实有相见恨晚之感。说起来咱俩儿还颇有些渊源。读...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庞仕平,, 来源:证据学论坛 年份:2005
网语者(刘品新,以下简称刘):你好!我已恭候多时。庞:上个月与君在苏州一会,能够有幸赶上你的讲座——《...
[报纸论文] 作者:谢澍,, 来源: 年份:
6月20日,本报刊发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刘品新博士的文章《司法与新媒体如何良性互动》,在学界引发热烈讨论。日前,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谢澍博士专门撰文,回应了刘品新博士的观点...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02
一、引言侦查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具备自己的带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理论。然而,侦查学涉猎广泛,涵盖着包括从政治到经济、从自然到社会、从政策法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09
依靠电子证据定案在本质上属于司法证明,它可以参考科学证明的一些规律,但其本质上不是科学证明;在基本模式上要将自由证明模式和规范证明模式结合起来;在基本机制上要坚持体...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年份:2013
修改后的刑诉法实施后,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应当努力向信息化侦查转型。其中,积极推动电子取证是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学会数据搜索、电子现场勘查、存...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中国审判 年份:2008
案情简介5月9日下午,付某与高某各驾驶一辆翻斗车拉土。在某乡镇公路一弯道交会时,两车将行驶在其间的、韦某无证驾驶的无牌两轮踏板摩托车碰刮在地,导致乘坐踏板摩托车...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09
原件规则是一条古老的证据法则,电子证据是一种新型的证据,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当代各国证据法的一大挑战。国外关于电子证据原件的理论有"功能等同法"、"拟制原件说"、"混合标...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在网络时代,侦查人员必须学会"数字化生存",实现向侦查信息化的转型。这一转型应当以网络空间的洛卡德交换原理为指导,打造以电子设备或账号为纽带的双向侦查模式,实现实体侦...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年份:2019
大数据开启了证据法制建设的时代转型。将形形色色的大数据材料用作证据以证明案情,是当下司法实践无法回避的一道题目。该现象的背后存在着重要的价值论和方法论基础。概要...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年份:2006
从侦查途径来看,“从事到人”曾经是一种主要的侦查模式。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犯罪案件与作案人分处于虚拟与物理两大空间,计算机充当着犯罪“帮凶”的角色,因此侦查模式必然...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02
如何对电子证据进行定位是我国学术界近年来研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目前有“视听资料说”、“书证说”、“物证说”、“鉴定结论说”、“独立证据说”和“混合证据说”等多种观...
[报纸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 年份:2004
“网信诈骗犯罪解释”适时出台,补法网之留白,去法网之累赘,换法网之经纬,可谓一把斩向愈演愈烈网信诈骗乱象的新利剑。$$女大学生徐玉玉遭遇骗局而自杀的悲剧依然历历在目,“两高......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年份:2001
关于刑事案件的破案率能否达到百分之百,在中外均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正反比较,提出了较为科学的态度,进而升华为侦查的相...
[报纸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 年份:2004
司法与传媒应该如何良性互动?这本是一个老话题,如今重新拿来专门讨论则别具意义,因为时代大环境已然发生变化——人类已经进入网络社会,司法与传媒在同网络相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出......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13
司法与媒体应该如何良性互动?这本是一个老话题,如今重新拿来专门讨论则别具意义,因为时代大环境已然发生变化--人类已经进入网络社会,司法与媒体在同网络相结合的过程中呈现出巨......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10
电子取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本文从电子取证的基本含义切入,采取交叉研究的方法,指出我国的电子取证实务应当遵循一个抽象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3
物质交换原理和信息论分析是侦查学的重要理论与研究方法,但各有重大的局限与不足。本文在分别检讨这两大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的构想,剖析...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根据反侦查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防御特点 ,可将其划分为消极性反侦查行为与积极性反侦查行为。这两者在外在表现与行为方式两方面迥然不同。这种区分对于减少或克服侦查实践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品新, 来源: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根据反侦查行为是否为侦查人员或群众知晓 ,可将其划分为隐蔽型反侦查行为与公开型反侦查行为。这两者存在密切联系 ,既贯穿于案件的各个阶段 ,又可能相互转化 ;同时 ,它们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