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冯新德, 来源:施工技术 年份:1997
武汉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新技术应用冯新德1工程概况武汉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位于武汉市汉口建设大道、新华路交叉路口的西南侧,为一幢地下2层、地上55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综合...
[期刊论文] 作者:张国栋,冯新德, 来源:高分子学报 年份:1998
铈盐作用下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壳聚糖模型化合物上接枝聚合机理研究张国栋冯新德(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871关键词壳聚糖,接枝共聚合,硝酸铈胺,接枝机理甲壳素是自然界...
[期刊论文] 作者:朱军民,曹维孝,冯新德, 来源:高分子学报 年份:1998
聚苯乙烯的暗氧化及其反应机理研究朱军民曹维孝冯新德(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871)关键词聚苯乙烯,异丙苯,接触电荷转移复合物(CCT),暗氧化反应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
[期刊论文] 作者:张国栋,冯新德,顾忠伟, 来源:高分子学报 年份:1998
端基含葡氨糖衍生物的聚乳酸的合成与表征张国栋冯新德(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871)顾忠伟(国家计生委科研所药化室北京100081)关键词壳多糖,聚乳酸,生物医用材料,化学修饰自从...
[期刊论文] 作者:叶克强,董建华,丘坤元,冯新德, 来源:高分子学报 年份:1994
N,N-二甲基对甲苯胺引发N-对甲苯基马来酰亚胺光聚合的引发机理叶克强,董建华,丘坤元,冯新德(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光引发聚合机理,电荷转移复合物,激基复合物,荧光淬灭,N,N-二甲基对甲苯胺...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高分子学报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曹维孝,管治斌,江必旺,冯新德, 来源:高分子学报 年份:1995
聚己内酯、聚环氧丙烷大单体制备及其与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共聚合曹维孝,管治斌,江必旺,冯新德(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大单体,聚己内酯,聚环氧丙烷以四苯基卟啉氯化铝(TPPAI-Cl)与甲基丙烯酸...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99
庆祝建国50周年 我国高分子化学研究20年来的进展概要冯新德(10—1)………………………………………………………… 我国配位化学进展游效曾(10—7)……………………………...
[期刊论文] 作者:李永舫,, 来源:高分子通报 年份:2016
《高分子通报》是在我国著名高分子化学家王葆仁先生倡导下于1988年创刊的,创刊初期由冯新德、何炳林、吴祥龙、钱人元、钱宝钧、钱保功等诸位先生担任顾问。早在创刊之初,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军民,曹维孝, 来源:高分子学报 年份:1998
聚苯乙烯的暗氧化及其反应机理研究朱军民曹维孝冯新德(北京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871)关键词聚苯乙烯,异丙苯,接触电荷转移复合物(CCT),暗氧化反应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贮存和使...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预枝,,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88
1987年10月13日在武汉市召开的中国化学会“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开幕式上,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钱人元、冯新德、钱保功先生代表中国化学会宣布了1986年度“高分子...
[期刊论文] 作者:李子臣,, 来源:高分子通报 年份:2014
1952年,冯新德先生即在北京大学开设高分子化学课程;1953年,开始招收高分子化学研究生;1955年,首届高分子专业本科学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预枝,, 来源:高分子通报 年份:1989
会议由高分子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冯新德教授和浙江...
[期刊论文] 作者:钱立,徐泉江,, 来源:科学大众 年份:2004
中科院院士沈善炯、冯新德等...
[期刊论文] 作者:冯新德, 来源:化学通报 年份:1999
简要叙述我国近20 年来在高分子化学研究领域中的自由基聚合、光诱导聚合、Ziegler-Natta 聚合和茂金属聚烯烃、环醚、内酯等开环聚合、缩聚反应合成PEEK 和耐热性杂环高分子、含氟高分子、生物......
[期刊论文] 作者:冯新德, 来源:电信交换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冯新德,, 来源:高分子通报 年份:1990
高分子化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从30年代开始兴起以来,仅仅经过20多年到了50年代已经形成蓬勃发展的高分子工业,对整个化学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与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冯新德, 来源:高分子通报 年份:1999
对于21世纪高分子科学的展望大致如下:21世纪的特征是能源、材料和环保与健康(或称绿色)。作为材料领域中极其重要的部分,21世纪对高分子材料在质与量方面都有要求,大致可分二个方面,一是......
[期刊论文] 作者:冯新德, 来源: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年份:1992
利福平(简称 Rifan)分别与过氧化苯甲酰(BPO)和过氧化月桂酰(LPO)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能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引发烯类单体聚合,形成控释给药药膜,从而避免了在剧烈条件下聚...
[期刊论文] 作者:冯新德, 来源:广州化工 年份:1991
一、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的特征高分子化学在三十年代是一门新兴学科,五十年代已形成了庞大的高分子工业,占整个化学工业的比重很大,与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