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29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冉立山, 来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年份:2009
现有对黄河河流地貌和河型演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对黄河上游的类似研究则显得缺乏。上游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大对黄河上游干流河道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冉立山,,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08
无定河流域1971~1989年的年均流量、悬移质含沙量及输沙率比1954~1970年的明显变小,而月均水沙过程曲线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上述水沙过程的变化受到1970年以来人类活动的强烈影...
[期刊论文] 作者:冉立山,王随继,, 来源:泥沙研究 年份:2010
黄河内蒙古河段的凌汛年年发生,多次引起河道决口导致洪水灾害。为了提供有效的防洪措施,选取不同河型段中的代表性河道断面,来研究其河道演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从水力...
[期刊论文] 作者:范小黎,王随继,冉立山,, 来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年份:2010
通过对黄河宁夏河段下河沿、青铜峡和石嘴山三个水文站的水文泥沙资料的分析,初步揭示了水库修建及其运用方式对下游河道冲淤变化的影响。结合上述站点的河道大断面及加密断...
[期刊论文] 作者:冉立山,王随继,范小黎,, 来源:地理学报(英文版) 年份:2010
The application of dams built upstream will change the input conditions, including water and sediment, of downstream fluvial system, and destroy previous dynami...
[期刊论文] 作者:冉立山,王随继,范小黎,, 来源: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年份:2010
The application of dams built upstream will change the input conditions,including water and sediment,of downstream fluvial system,and destroy previous dynamic quasi-equilibrium reached by channel stre...
[期刊论文] 作者:冉立山,王随继,范小黎,闵石头,, 来源:人民黄河 年份:2009
根据黄河上游干流10个水文断面的多年实测资料,分析了黄河上游不同断面及不同河段的水面宽、水深、流速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水力几何形态关系中各相关参数的沿程变化特...
[会议论文] 作者:冉立山,王随继,范小黎,赵晓坤, 来源:海峡两岸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 年份:2007
河道水力几何形态关系研究通过分析水流过水断面形态要素对流量的响应过程,可以反映河道的演变特征。有关黄河上游水力几何形态及其河道演变方面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但......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魏全伟,谭利华,闵石头,冉立山,,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09
河相关系理论迄今总是应用于冲积河流的研究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尚未应用在非冲积性山地河流的研究中。河相关系理论是否适用于非冲积性河流的研究?该研究选取滇西山地河流,以怒江道街坝、澜沧江旧州和景洪、以及金沙江石鼓4个水文站的历年实测水文资料为基......
[期刊论文] 作者:王随继,魏全伟,谭利华,闵石头,冉立山,,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09
河相关系理论迄今总是应用于冲积河流的研究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尚未应用在非冲积性山地河流的研究中.河相关系理论是否适用于非冲积性河流的研究?该研究选取滇西山地河...
[会议论文] 作者:王随继,魏全伟,谭利华,闵石头,冉立山, 来源:2007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河相关系理论迄今总是应用于冲积河流的研究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尚未应用在山地河 流等非冲积性河流的研究中。河相关系理论是否适用于非冲积性河流的研究?该研究选取滇西山地 河流,以怒江道街坝、澜沧江旧州和景洪、以及金沙江石鼓四个水文站的历年实测水文资......
[会议论文] 作者:王随继,王彦成,范小黎,赵晓坤,冉立山, 来源:第十届海峡两岸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9
  河型的形成及转化历来是河流地貌学家关注的主题,而黄河内蒙古河段的多样性河型的演变至今鲜有涉及。本文利用不同时期河道断面的观测数据来分析黄河内蒙古冲积河段的河流......
[期刊论文] 作者:史红岩,冉立山,岳荣,于瑞宏,赵艳霞,吕喜玺,, 来源:干旱区研究 年份:2021
近年来内陆水体CO_2释放受到广泛关注,为揭示黄土高原地区内陆水体CO_2的释放特征,于2018年7月和10月及2019年3月和6月利用LI-7000 CO_2分析仪对窟野河及代表性水库开展了高频次的水体CO_2分压(pCO_2)和水-气界面CO_2交换通量(FCO_2)观测,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
[会议论文] 作者:王随继[1]魏全伟[2]谭利华[2]闵石头[3]冉立山[3], 来源:2007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7
河相关系理论迄今总是应用于冲积河流的研究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尚未应用在山地河 流等非冲积性河流的研究中。河相关系理论是否适用于非冲积性河流的研究?该研究选取滇西......
[期刊论文] 作者:冉立山,王随继,范小黎,闵石头,赵建明,张瑞峰,曾国平,,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09
根据黄河上游位于弯曲—顺直过渡段的头道拐断面的多年实测水文、泥沙数据和断面资料,分析了断面对上游一系列水利工程在时间尺度上的调整响应过程。结果发现,头道拐断面的形...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凌宇,于瑞宏,田明扬,胡海珠,张笑欣,冉立山,杨现坤,吕喜,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7
河流连接着海洋碳库和陆地碳库,河流碳逸出是全球碳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黄河上游和中游分界点—内蒙古段头道拐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Li-7000静态箱法监测了断面4个采样...
[期刊论文] 作者:李凌宇,于瑞宏,田明扬,胡海珠,张笑欣,冉立山,杨现坤,吕喜玺,,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17
河流连接着海洋碳库和陆地碳库,河流碳逸出是全球碳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黄河上游和中游分界点—内蒙古段头道拐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Li-7000静态箱法监测了断面4个采样点在2013—2015年期间四季的CO_2逸出通量(FCO_2),并分析了FCO_2时空变化规律。基于研......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