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1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傅开道, 来源:兰州大学 年份:2001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研究是认识陆-板块碰撞造山过程、山盆形成演化机理以及晚新生代以来全环境变化的关键所在,归当今地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最核心的科学问题就是高原隆升...
[学位论文] 作者:傅开道, 来源:兰州大学 年份:2005
本文试图通过对青藏高原北缘祁连山山麓洪积扇上河流沉积物粒径的测量统计,探寻其与高原高度的相关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应用到地层中,以探讨高原的隆升过程和高度的变化,并......
[期刊论文] 作者:傅开道,何大明,,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7
水库的蓄水拦沙对下游水道产生相应的物理化学及生态影响,定量研究水库的拦沙效应是揭示水库影响的关键之一.运用澜沧江漫湾电站的进出库控制水文站39年的实测资料,估算漫湾...
[期刊论文] 作者:傅开道,方小敏, 来源: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年份:2001
By observing, measuring the fluvial sediment grain size of mid-western segment of the Qilianshan Range and study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rain size and u...
[期刊论文] 作者:李刘安,戴雅婷,傅开道, 来源:水资源研究 年份:2019
澜沧江–湄公河是流经五国的东南亚第一长河,随着澜沧江干流出境前最后一个水电站景洪站的投入运行,其对澜沧江出境水量变化的影响倍受下游国家及国际社会的关注。本文运用景...
[期刊论文] 作者:许新惠, 傅开道, 徐艳红,, 来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年份:200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运用到土地利用管理中,能够快速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同时地理信息技术(GIS)迅猛发展,基于这两种技术结合起来探测土地资源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傅开道,何大明,李少娟,,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6
澜沧江梯级开发对下游河道泥沙过程的跨境生态效应,是该国际河流跨境水资源开发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文中利用澜沧江和下湄公河上下游两个紧邻的干流水文控制站......
[期刊论文] 作者:黄江成,傅开道,何大明,,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年份:2010
为了探究漫湾水库拦沙对上下游干支流河道泥沙理化特性的影响,运用激光粒度、X衍射、X荧光光谱的实验测试方法,对澜沧江中下游干流和主要支流河道的悬移质泥沙及其床沙的理化...
[期刊论文] 作者:李少娟, 何大明, 傅开道,,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4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Back to yield...
[期刊论文] 作者:傅开道,黄江成,何大明,, 来源:泥沙研究 年份:2008
澜沧江干流水文控制站旧州站和戛旧站分别是漫湾水库入库和出库水文站,在水库蓄水前已有28年(1965—1992)同步泥沙观测资料,并且两站年输沙序列具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建立此相关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徐淑升,冯彦,傅开道,,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08
采用时间序列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预测模型,对伊洛瓦底江支流大盈江拉贺练水文站1980~2005年平均含沙量资料进行建模预测。综合AIC值、相对误差,确定模型的阶数,运用Marquardt非......
[期刊论文] 作者:苏斌, 傅开道, 钟荣华, 宋静宜,,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11
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开发引起的水文情势、泥沙和水环境变化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选取了该河干流境内外8个关键河段的底沙进行采样,并进行5种重金属元...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丽媛,傅开道,段必辉,, 来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年份:2020
糯扎渡电站是澜沧江流域最大的电站、同时也是澜沧江中下游梯级开发的核心工程,研究其库区的泥沙淤积对研究整个流域的泥沙淤积情况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采用历史水文数据,结合水文比拟法和Brune模型,计算出糯扎渡电站库区泥沙淤积量。结果显示:糯扎渡电站库区......
[会议论文] 作者:苏斌,傅开道,宋静宜,钟荣华, 来源:2012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2
[期刊论文] 作者:钟荣华,杨春明,傅开道,何大明,, 来源:人民长江 年份:2011
补远江是澜沧江干流来水量最大的一级支流,其水文效应随着干流梯级电站相继建成而凸显,而对该流河水沙研究尚欠关注。采用补远江曼安水文站1960~2008年月平均流量和1993~2008年...
[期刊论文] 作者:任敬,何大明,傅开道,李运刚,,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2007
以元江蛮耗水文站1960~2000年泥沙变化为线索,结合与其相关的区域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采用同步资料对比、传统相关分析、线性回归拟合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傅开道,方小敏,高军平,韩文霞,, 来源: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年份:2006
青藏高原周边广泛分布的晚新生代砾岩是高原强烈隆升的产物,但也可能仅仅是气候变化造成.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代表性砾岩,酒西盆地老君庙剖面上部酒泉砾石层和戈壁砾石层进行详细的砾石粒径变化研究,发现约0.8Ma以来酒泉、戈壁砾石层砾石粒径不仅具有明显的变粗......
[会议论文] 作者:宋静宜,傅开道,苏斌,黄启胜, 来源:第二届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会2012年首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2
流域内矿山开采引起的河流系统重金属污染是流域开发及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本研究选取澜沧江水系底沙沉积物为介质,考察干流及11条支流的5种重金属元素(Cu、As、Pb、Zn、Cr)含量的空间变化,并综合采用了单因子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
[期刊论文] 作者:朱玘, 傅开道, 薛瑞敏, 张洁,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2
采集澜沧江中下游干支流28个悬移质泥沙样品,运用LISST-100X型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粒度分析,计算粒度参数及粒度分维值(D)并探究两者关系.结果表明:(1)悬沙以粉砂、砂粒为主,黏粒次之,分别约占48.92%、45.06%、6.02%;(2)梯级电站下,干流悬移质呈现坝上平均粒径高于坝下,分选变......
[期刊论文] 作者:傅开道,何大明,陈武,叶长青,李运刚,, 来源:地理学报 年份:2007
采用澜沧江漫湾电站上游旧州站和下游允景洪、清盛站1987~2003年逐月悬移质泥沙含量实测资料,分析对比了三站年内泥沙分配不均匀系数、集中度和集中期、变化幅度等特性。将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