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3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研究生 年份:2014
俞汉青,1966年出生。分别于1986、1989、1994年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2000年期间先后在国外3所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200...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广西节能 年份:2020
中国科技大学近日发布消息,该校江鸿教授课题组与俞汉青教授课题组合作,分别成功制备了高热值且稳定的固相生物煤和高性能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材料,为实现废弃生物质热解技...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环境保护科学 年份:1992
固定化微生物细胞(IMC)技术是一种新的废水生物管理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讨论了固定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在 IMC 技术的基础理论、处理高浓...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化工给排水设计 年份:2004
一、概述生物膜的培养与驯化是生物膜法运转中很重要的一环,俗称“挂膜”。快速、简便地挂好生物膜将为后继的正常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应用较广泛的挂膜方法为密闭...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资源开发与保护 年份:1992
1 引言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污染源排放的废水量日益增多,尤其是食品工业废水的有机污染物浓度高、数量多,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例如,我国目前年排放酿酒废水总量约1...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化工给排水设计 年份:1992
一、引言由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给排水研究所Bohuke教授研究成功的生物吸附氧化法(简称为AB法),是八十年代初以来发展最快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截止到1989年,在欧州已有39...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环境保护 年份:1992
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是我国应用较广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容易在运行中发生污泥膨胀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能经济、有效地克服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法中...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年份:1992
一、引言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是废水生物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统称为微型动物,它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一般文献资料只提及在吞食细菌净化水质和作为指示生物这两方面的作用,而忽略了其它作用。本文对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型动物及其各种作用,进行全......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生物产业技术 年份:2008
环境生物技术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由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环境生物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已成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它涉及的学科包括发......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环境工程 年份:1991
本文介绍了以豆制品废水为碳源、硝酸钾为氮源的缺氧生物转盘同时去除废水中的合碳有机物(BOD)和硝酸氮(NO_3-N)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驯化和挂膜条件,取得了在确定BOD_5/NO_3-N...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环境科技(辽宁)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中国市政工程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1991
本文分析硫酸盐对厌氧生物处理的不利影响,即硫酸盐通过硫酸盐还原菌对厌氧发酵的第一次抑制作用和硫酸盐的还原产物——硫化氢对产甲烷菌的第二次抑制作用.讨论决定硫酸盐对...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科学中国人 年份:2010
要形成用于污水处理的微生物颗粒污泥.流体动力剪切力需保持在某一水平.因而迫切需要一种方法用于定量微生物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剪切应力。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基于能量耗散的模型......
[学位论文] 作者:俞汉青, 来源:同济大学 年份:1994
[会议论文] 作者:王进, 俞汉青,, 来源: 年份:2004
建立一个底物消耗模型,以描述真氧产碱杆菌利用挥发性脂肪酸合成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动力学过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底物抑制、细胞生长、维持能以及产物合成。挥发性脂肪酸(V...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陈国中, 来源:工业水处理 年份:1991
本文分析了轻工废水和制药废水中常含有的硫酸盐对厌氧生物处理的影响,介绍了几种处理该类废水的方法。...
[会议论文] 作者:王进,俞汉青, 来源:第四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5
聚羟基烷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简称PHAs)作为一类由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可降解性而被称为"可降解塑料",有望代替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塑料.在能...
[期刊论文] 作者:郑志侠,俞汉青,,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8
针对危害食品安全的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及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酶免疫分析等已开始应用于食品的残留农药检测中,生物传感器在食品中农药残...
[期刊论文] 作者:俞汉青, 顾国维,, 来源:重庆环境科学 年份:1993
本文通过对厌氧微生物代谢机理和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对两相厌氧消化工艺中的分相同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澄清了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概念,讨论了相分离的可行性和途径,并解释了一些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