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56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赵娟,范雯杰, 来源: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2021
首先,利用中国气象灾害年鉴资料分析了2004-2016年13年间中国EF1或以上级别龙卷的时空分布特征,适当更新和扩展了范雯杰和俞小鼎(2015)的部分工作.然后,选取2002-2016年间70个龙卷超级单体个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2021
1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和预警俞小鼎(1卷3期)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和预警俞小鼎(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100081)摘要。...
[期刊论文] 作者:张鑫, 宋丽萍,, 来源:黑龙江气象 年份:2018
1引言雷暴一般是指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俞小鼎等通过主观临近预报和客观算法讨论了雷暴生成、发展和衰减预报技术;有很多学者基于大量的对流因子,选择各种不同的对...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2011
简要介绍了强对流天气(包括强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暴洪)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识别和预警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气象 年份:2012
2012年7月21日10时至22日02时,北京经历了自1963年8月8—9日极端降水事件以来最强的一次降水过程,导致人民生命和财产重大损失。文章对此次极端降水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暴雨灾害 年份:2013
对短时强降水主观临近预报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进行综述。(1)短时强降水(flash heavy rain)是指1 h雨量在20 mm或3 h雨量在50 mm以上的降水事件。短时强降水事件的识别主要由雨...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气象 年份:2014
冰雹尤其是强冰雹预报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冰雹融化层到地面的高度。长期以来国外英文文献上一直都将湿球温度0℃层(Wet Blub Zero,WBZ)作为冰雹融化层的近似高度,但这一事实一...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气象 年份:2011
文章概要介绍了1996年由Doswell等人提出的"基于构成要素的预报方法",即所谓"配料法"的主要思路。通过与常用的传统预报方法"流型辨识方法"进行比较来说明"配料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1995
通过比较一次面冷锋过程的干、湿三维模拟结果,揭示潜热释放对冷锋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潜热释放的作用,冷锋区的湿度梯度和风矢量的气旋性切变大大地加强了;冷锋附近的涡度......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气象科技进展 年份:2020
本期进展报告,在广东省佛山市龙卷风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刊载了一组该中心及其合作机构近些年在龙卷监测、龙卷预警、龙卷灾害调查等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6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2003年7月8日夜间发生在安徽无为县的强烈龙卷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龙卷发生前的主要天气背景是江淮梅雨期暴雨的天气形势:一个东移的高空槽、...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气象 年份:2004
介绍美国新一代天气雷达(WSR-88D)与传统天气雷达在探测和预警局地强风暴方面的评分对比.评分系统采用命中率POD、误警率FAR和警报提前时间.这有助于了解正在布网的我国新一...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1998
北欧有限区域模式HIRLAM被应用于中国的暴雨个例以探讨初值形成方法对有限区域模式定量降水数值预报的影响,对两种初值形成方案进行了对比,一种是由HIRLAM自己的数值同化系统提供初值,另一种......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气象科技 年份:2002
现有观测网的粗分辨率已成为影响初值场精度从而制约数值预报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善和加强我国现有的观测网对提高我国数值预报准确率至关重要。利用观测系统模拟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气象科技 年份:2002
现有观测网的粗分辨率已成为影响初值场精度从而制约数值预报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善和加强我国现有的观测网对提高我国数值预报准确率至关重要.利用观测系统模拟试验的...
[会议论文] 作者:俞小鼎, 来源:中美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技术国际研讨会 年份:2003
本文介绍了美国新一代天气雷达(WSR-88D)与传统天气雷达在探测和预警局地强风暴、龙卷和暴洪方面的评分对比.评分系统采用命中率POD、误警率FAR和警报提前时间.还有助于大家...
[期刊论文] 作者:朱平, 俞小鼎,,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4
2016年8月17-18日青藏高原东北部出现了罕见的大冰雹、短时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运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葵花静止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观测资料分...
[期刊论文] 作者:俞小鼎,Richa.,E,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1995
本文利用一个三维中惊工模式,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湿过程处理方案FPA和NCA模拟同一个洋面冷锋下例,以考察模拟结果对湿过程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两种方案的区别在于前一种使用了次网格......
[期刊论文] 作者:赵柏林,俞小鼎, 来源:大气科学进展:英文版 年份:1990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stern Asian dust storm are examined with emphasis on the satellite measurements of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 The reflec...
[期刊论文] 作者:高青云,俞小鼎, 来源: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年份:2010
2007年4月29日在川东北地区发生了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本文利用大气综合观测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这次强风暴过程发生前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的结构特征。根据多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