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2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深一,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5
某些昆虫的前肠通常可见食窦甲和咽甲,它们的形态在分类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某些蚊和蚋的甲齿可作为抵抗丝虫感染的第一道防线[1-3]。蚊媒甲齿的有无与强弱关系到幼丝虫在蚊体内的......
[会议论文] 作者:何深一, 来源:第五届北京热带医学与寄生虫学论坛 年份:2013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瑛,禹卉,古钦民,韩玉敏,代高升,黄勇,何深一,郭淑玲,袁方曙,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8
藏胞牛带绦虫感染的诊治研究李瑛禹卉古钦民韩玉敏代高升黄勇何深一郭淑玲袁方曙山东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济南250012)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又称牛肉绦虫、肥胖带绦虫或无钩绦虫。...
[期刊论文] 作者:白杨,何深一,, 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年份:2011
弓形虫分布广泛,且人畜感染弓形虫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弓形虫病的防治一直困扰着各国学者。近年来,随着对弓形虫研究的深入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究也...
[期刊论文] 作者:蒋华,何深一,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2004
弓形虫疫苗的研制对于弓形虫病的防治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最早的弓形虫疫苗、全虫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及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何深一,李瑛,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6
本文比较观察了血液和腹腔来源马丝虫微丝蚴在中华按蚊体内的穿壁和发育情况。血液来源微丝蚴有84%于感染蚊2h内穿过蚊胃壁,而腹腔来源微丝蚴2h内仅有19%穿过胃壁,4h的穿壁率达61%,无论来源如何......
[期刊论文] 作者:张洁,何深一, 来源: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7
刚地弓形虫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之一,有关刚地弓形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弓形虫病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文就近几年有关弓形虫入侵、诊断和免疫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宓伟,何深一,, 来源: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年份:2011
目的以50种常用中药筛选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中药。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从50种中药初步筛选;通过琼脂平板抑菌法观察所筛选的5种抗MRSA作用最强的中药的MIC;采用微量...
[期刊论文] 作者:何深一,李瑛,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6
应用马来丝虫易感媒介中华按蚊和不易感媒介淡色库蚊研究了丝虫对蚊石不易感的机理,并进行了比较观察。93%的马来微丝蚴不能穿过淡色库蚊胃壁,为其不易感染的主要原因,少数穿过胃壁......
[期刊论文] 作者:孟敏,何深一,, 来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年份:2012
刚地弓形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弓形虫病的防治刻不容缓,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控制弓形虫病的重点和难点。RNA干扰技术可以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
[期刊论文] 作者:杨婷婷,何深一,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2005
Toxoplasma gondii is a world-wide parasitic protozoan which invades and resides in all warm-blooded animals. It is a transmissible source of infection to human....
[期刊论文] 作者:何深一,王永祥,,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88
目前用于丝虫病研究的动物模型有:裸鼠/布鲁属丝虫;雪貂/马来丝虫;蒙古沙鼠/布鲁属丝虫;狗和猫/布鲁属丝虫以及叶猴/马来丝虫、班氏丝虫和加里曼丹丝虫。尽管廉价的啮齿类如...
[期刊论文] 作者:何深一,古钦民,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何深一,王永祥,,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0
用蚊消化道体外培养、活体蚊解剖等方法,发现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在中华按蚊体内的穿壁活动通常发生于感染后的75~150min,占所有穿过胃壁的80%。最早穿壁发生于感染后的40min...
[期刊论文] 作者:赵广会,何深一, 来源: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4
随着对寄生虫病和寄生虫学研究的深入,该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重大的进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整个寄牛虫领域的现实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如对一些传统寄生虫病的防治还没有...
[期刊论文] 作者:崔玉玲,何深一, 来源: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4
毛遮纶丝病是一种全新的奇怪的皮肤病.其主要症状是患者身上会长出毛发状的纤维状物质,感觉纤维会在皮肤下蠕动.目前该病的病因还不清楚,存在各种假设.迄今为止,还没有专门针...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瑛,禹卉,何深一, 来源: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1997
济南市西郊小金庄等村庄,生活比较富裕,居民以种植蔬菜、水稻为主。近几年来多以鲜粪或未处理的粪便施肥,该地区水源充足,其耕作方式适于钩虫病的流行。家庭厕所及外周环境...
[期刊论文] 作者:黄勇,古饮民,何深一,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5
以旋毛虫成囊期幼虫的盐水浸出液为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人工感染旋毛虫病兔IgG抗体的反应动态。结果表明:1,特异性抗体水平与感染度呈正相关且重感染组的特异性抗体比轻感染组早3d检出。2.抗......
[期刊论文] 作者:李瑛,禹卉, 来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年份:1998
藏胞牛带绦虫感染的诊治研究李瑛禹卉古钦民韩玉敏代高升黄勇何深一郭淑玲袁方曙山东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济南250012)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又称牛肉绦虫、肥胖带绦虫或无钩绦虫。...
[期刊论文] 作者:薛明福,崔玉玲,何深一, 来源: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2007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为科研人员学习和研究寄生虫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关寄生虫学的专业网站、期刊的网站很多,该文对其中的一些作了简单介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