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3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史林 年份:2011
1912年9月17日,中国东部和中部第一所美国学校――上海美国学校正式建立。它的创办是在华美国传教士多年努力的结果,包括前期的调研、协商以及敦促美国和加拿大海外传教士差...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16
1940年初浙江大学迁往贵州遵义、湄潭、永兴等地时,因资源配置问题,与国民党贵州省地方党部势力初起抵牾。地方党部借口"反共",积极介入大学校园,彼此的矛盾在1942年初的"倒...
[学位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新疆大学 年份:2003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现代著名国学大师。钱先生一生以教书为正业,读书著书为副业,收获皆丰,成就斐然。钱先生执教讲堂达七十五年之久,对于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一生无......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8
20世纪40年代,《思想与时代》月刊社关于建都问题的讨论,主要在历史学家钱穆、贺昌群和人文地理学家张其昀、沙学浚等人之间展开,他们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未来中国的发展走向,而...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2005
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教育家,一生以学术和教育安身立命,以恢复和阐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成就卓著....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科学文化评论 年份:2007
洪谦作为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唯一嫡传弟子,一方面积极阐述维也纳学派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他已有意识地调和科学、哲学与玄学之间的关系,强调哲学对于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玄学...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史林 年份:2008
探究《思想与时代》学社的聚合过程,不仅有助于厘清学界“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从内部自发联合到自觉拓展延续的有序过程,而且能展现学人在战时中国谋求思想建设和拓...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2008
1941年创办的《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是一份在战时及战后的中国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同人刊物。在时代的大变局中,这一学人群更看重思想的载体——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所...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史林 年份:2007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欲以学术与思想启迪民智,唤醒民众,甚为重要的方式乃运用媒介的力量。此一时期学人多以刊物为聚集场域,宣扬其学术思想或政治主张。《思想与时代》月...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7
《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乃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学界颇具影响力的同人刊物,其创办宗旨为倡导“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这一学人群以学者及科学家的身份倡导科学与人文的融通,不仅洞察科学精神的本质,还实践着身为学者及科学家的人文主义关怀。这一学人群与20年代......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年份:2016
《生活壁报》由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创办于1939年,在浙大第二任训导长费巩的支持下,成为“左倾”学生表达诉求的喉舌,由此引发校内纷争,更进一步引起教育部的不满.双重迫力之...
[学位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复旦大学 年份:2006
中国是一个人文传统深厚的国家。“尊德性”亦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的科学时代以来,中国思想界的有识者开始对中国文化作全面的反......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史林 年份:2010
抗战兴起后,为了实施对于大学的控制,国民党当局强力推行党化教育政策,迫使大学校长入党,党派力量积极谋求在大学场域中拓展势力,战后军警特务体系纷纷向校园倾轧,大学呈现出...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史林 年份:2015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有意将党派势力移植进入大学场域,同时依凭大学教授的威信及声望,对学生加以感召和疏导,以维系战时大学校园的秩序与稳定。训导制即是教育部为实现这...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2008
摘 要:20世纪40年代,《思想与时代》月刊社关于建都问题的讨论,主要在历史学家钱穆、贺昌群和人文地理学家张其昀、沙学浚等人之间展开,他们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未来中国的发展走向,而谋全国均衡发展则是学人的共识。这场论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学理性质的讨论,但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史林 年份:2013
中国城市史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空间维度的重要性。但在空间维度之外,时间维度作为不证自明的存在被忽视了。柯必德在其最新力作《天堂与现代性...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2
1936—1949年浙江大学史地学系的组建与存废,无疑是民国学科史上较为特殊而重要的事件。受现代知识学科化和专业化的影响,彼时各大学多将历史学系与地理学系分置。竺可桢、张其昀则秉持"史地合一"的通才教育观,创建史地学系,下设史学与地学二组,既造就史学与地学......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史林 年份:2009
为纠驳民国时期大学军事化管理的弊端,在竺可桢的主持下,浙江大学于1937年倡导并施行导师制。初期效果尚佳,但在实施过程中,浙大导师制遭逢国家权力的介入与侵蚀,经历了从“...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5
近代上海创办的英文报刊不仅是欧美侨民理解中国和联系母国的重要媒介,而且还担纲了欧美侨民构建国家认同和凝聚社区意识的关键角色。上海美国侨民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法侨民的“附庸”到战后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立社区的形成,《密勒氏评论报》《大陆报》《北华捷报......
[期刊论文] 作者:何方昱,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1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