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6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任红俊, 来源:电力学报 年份:2003
从黄河北干流的开发角度,分析了第一梯级万家寨水利枢纽的运行效益及对下游电站的影响,通过北干流开发现状的讨论,展望了北干流开发前景....
[期刊论文] 作者:任红俊, 来源:山西电力 年份:2002
万家寨水库调度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枢纽本身的效益,同时也影响着下游天桥电站的效益和黄河北干流内其他待建的梯级电站的开发,甚至直接关系黄河中游的断流与否,以2001年万家寨水库......
[期刊论文] 作者:任红俊,赵云, 来源:电力学报 年份:2008
为改进原有采用单一的汛限水位,不能充分考虑水文、气象等因素,而造成水库在汛期水能利用率较低,汛末又无水可蓄的局面,在查阅1959年以来黄河万家寨水库水文、气象历史资料的基础......
[会议论文] 作者:任红俊,赵云, 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8
上游来水持续偏枯,使万家寨水库进行汛限水位控制方式研究十分必要。设计洪水的复核成果、完善的气象洪水预报系统、健全的防汛管理制度为优化汛限水位控制方式提供了可行性。经过对水库的洪水特性分析.确定了水库汛限水位控制方案,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强调......
[期刊论文] 作者:任红俊,许大同, 来源:电力学报 年份:2004
由于黄河上游来水量持续偏枯,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短缺,维持河道生态水量、防止断流形势紧张.几年来,在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下,万家寨水库为防止黄河中游不断流和缓解下游旱情作出...
[期刊论文] 作者:程开明,任红俊,, 来源:电力学报 年份:2007
水库蓄水后将存在的库区渗漏问题,是龙口水利枢纽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从库区地质条件入手,对库区渗漏形式、边界条件等进行简要分析,并估算库区渗漏量,对库区渗漏问题作出初步......
[期刊论文] 作者:任红俊,熊运阜, 来源:山西水利 年份:2002
万家寨水库运行以来,由于汛期来水量减少,设计排沙方案已不能适应新的水沙条件,分析了水库初期运行和淤积情况,探讨了合理的水库调度方案,以期通过提高排沙效果,使有限的水资...
[期刊论文] 作者:陆宗磐,贾世良,任红俊,, 来源: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年份:2006
万家寨水库自1998年10月下闸蓄水以来,入库水量偏枯,水库淤积量较设计预测量少,水库淤积形态时空上分布不均。水库运用初期,根据来水来沙和库区淤积情况动态控制运用水位。库尾河......
[期刊论文] 作者:项继承,路新川,任红俊,, 来源:电力学报 年份:2006
万家寨水库运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验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受水库调度边界条件的制约,影响水库主要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从水库调度情况出发,浅析万家寨水调与电调矛盾,为以后的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任红俊,陈文庆,武钦萍, 来源:电力学报 年份:2005
具体分析了万家寨水利枢纽运用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万家寨水利枢纽的运用中认识开发黄河北干流水电的必要性,进而呼吁加快北干...
[期刊论文] 作者:王兴朝,任红俊,余伦创,,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2010
一、工程概况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北干流托(克托)-龙(口)峡谷河段上段,是黄河中游梯级水电站的第一级。工程于1994年11月开工.1998年10月大坝下闸蓄水,1998年11月28日第一台......
[期刊论文] 作者:马喜祥,路新川,任红俊, 来源:泥沙研究 年份:2005
万家寨水库具有库区比降大、库尾以上河道比降平缓的特点,控制水库泥沙淤积末端在库尾拐上断面以下尤为重要,为此,水库泥沙设计进行了两个数模的计算和四个河工模型试验,其结...
[期刊论文] 作者:任红俊,刘页清,路新川,, 来源:电力学报 年份:2005
根据万家寨水库进出库水沙特性和泥沙淤积测验成果,分析水库泥沙淤积特点,以及水库运行方式对泥沙淤积的影响,提出了可有效减少库容淤积的水库运行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任红俊,郑志强,路新川,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2002
一、水库凌期运行设计万家寨水库设计封河前流凌期水库水位不超过975m运行.上游河段稳封后,再无大量冰花进库,库水位可抬高到977m运行.开河期,采取迅速升降水位的办法,促使水...
[期刊论文] 作者:熊运阜,任红俊,丁双跃,张新宁, 来源:电力学报 年份:2004
分析了黄河中游北干流的自然条件和开发运用现状,展望了西线南水北调实施后黄河中游北干流6个梯级枢纽的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以梯级联调为主综合利用北干流水利资源的具体措施....
[会议论文] 作者:温晓军,熊运阜,任红俊,马喜祥, 来源:全国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讨会 年份:2006
上游来水持续偏枯,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效益达不到设计指标,枢纽进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十分必要.竣工验收对设计洪水的复核情况、可靠的气象预报系统、完善的防汛管理制度...
[会议论文] 作者:温晓军,熊运阜,马喜祥,任红俊, 来源:全国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讨会 年份:2006
上游来水持续偏枯,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效益达不到设计指标,枢纽进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十分必要.竣工验收对设计洪水的复核情况、可靠的气象预报系统、完善的防汛管理制度为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提供了可能性.经过对枢纽的暴雨、洪水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汛限......
相关搜索: